{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心电图图例分析3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心电图图例分析: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导读]室性早搏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额面室性早搏电轴正常或右偏。II、III、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室性早搏的时间≥ms。符合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表现。图中室性早搏(绿色标注)与窦性搏动交替出现,符合二联律的心电图表现。

实例解析:

一、图例资料

患者女性,53岁,以阵发性心悸胸闷不适3天前来就诊。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呈二联律ST-T改变二、知识点室性早搏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额面室性早搏电轴正常或右偏。II、III、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室性早搏的时间≥ms。符合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表现。图中室性早搏(绿色标注)与窦性搏动交替出现,符合二联律的心电图表现。二联律指每个基本心搏后都有一个室性早搏,有规律地发生。年Langendrof和Pick等首先描述了二联律法则,后来schmroth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早室早都遵守二联律法则。他将这类不遵守二联律法则的早搏称为原发性早搏,符合二联律法则的早搏称为继发性早搏。二联律法则的电生理机理可应用4相阻滞概念来解释。浦氏纤维的某些部分有自发的舒张期除极,在较长的周期后,膜电位降低到不能产生传导的临界点,而出现单向阻滞及传导延缓,形成室内折返环。由于阻滞部位固定,所以配对时间固定。一旦开始,可使室早二联律趋于持续不断地存在。二联律法则还可用4相阻滞以外的机理来说明。Haa等证明,在较长的心动周期后,细胞与细胞问的动作电位与不应期的差异较大,如果两个相邻的纤维组有显著不同的动作电位时限,复极末期时将产生显著的电位差,可能通过一种“真正”的反折的机理,使早期复极的纤维组再兴奋,从而发生过早搏动。还有人认为,当心室周期突然延长时,使传导系统的不应性发生改变,使心室某一外周区域的双向阻滞,暂时变为单向阻滞,为折返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二联律法则(ruleofbigeminy)是指某些早搏(房性、房室交接区、室性)容易出现于长的心动周期后,这些早搏引起的长代偿间歇又易于下一个早搏出现,如此重复下去,可形成早搏二联律。造成较长心动周期的原因很多,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房颤的长RR间期、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原发性早搏引起的代偿间期等。室性早搏二联律心电图表现:某些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一定的配对规律,如每1个窦性搏动后均出现1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鉴别诊断:与房性早搏二联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其心电图表现为P’-QRS-T波群,QRS波群在V1导联多呈三相波(rsR’型),其前有房性P波。三、临床意义室性早搏二联律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可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改善心肌缺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美西律等控制室性早搏。对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二联律,可考虑射频消融来终止室性早搏。参考文献1.马向荣编著.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2版[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王肖龙,胡伟国主编.心电图读图进阶教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5.3.李永洪,王德尚,朱仰伦主编.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基础入门手册[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07.4.陈清启主编.心电图学下第2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05.5.卢喜烈编.心电图诊断解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01

专家简介

陈海兵,医院(四甲镇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室主任,主治医师,常年从事基层心电图工作,一直在向各位老师学习。爱爱医医学论坛超级版主,于年7月创建爱爱医医学论坛心电图脑电图版,参与主编《彩色简明心电图手册》,参与编著《心电图临床解读》、《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

本文经陈海兵老师授权!来源:爱爱医作者:陈海兵责任编辑:点滴管

点击更多精彩-心电网络之家专辑大汇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zbzl/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