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出现的这一幕,确实很煞风景。但本着连虫子也不爱吃,一定不好吃的想法,也就懒得去找店老板了。
在人类严格把控生产安全的蔬菜中,仍不免出现昆虫,那我们平时接触的其他食品、物品中,是否也会混有昆虫呢,对我们的健康是否有害呢?
从食品加工角度来说,每种食品的加工工艺不一样,也很繁琐,所以在很复杂的食品加工流程中,有很多步骤,都会被昆虫“钻了空子”,我们目前的生产水平,无法做到百分百消除。
所以我们的食品安全概念,可以简单归结为,这个东西我们吃下去,不会引起身体的问题,但这个东西里面是否混有其他的,却不能完全避免。
从昆虫本身的习性来说,植物本来就是大多数昆虫的食物来源,昆虫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等,两者“互帮互助”。因此各种食品原料不能避免昆虫的啃食、栖息,食品中混入一些昆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们对于食品中混有昆虫,其实也是一个接受度的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有些昆虫对于某一地区的人来说,是不能吃的,但在另一个地区也许就是日常会吃到的特色食品。所以我们对于食品的定义不一样,接受度也就会不一样。
我们说的食物中可能混有昆虫,也没有可怕到真的看到完整的昆虫,绝大部分是肉眼看不见的,极为少量的,极为细小的碎片。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想,我可以接受食品中会混有昆虫,但我需要知道可能会有哪些昆虫,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我们当然也不需为此担心,食品的生产还是有严格质量把控的,对昆虫之类的挑拣,是必然会的。国家对每种食品也都有严格的、特定的检查标准,对人体有害的,一定会检测,但目前也确实不会把所有的检测项目都用到每种食品中,这样做不但花费巨大,而且非常耗时,得到的结果是食品绝对安全了,但也买不起了,买到时也过期了。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领域都会含有昆虫,也许大家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意识到,但我们也一直在用。
颠覆大家的概念,
来“吓吓”大家。
▌有一些女生用的口红中,含有的成分,是胭脂虫的尸体。大家可以看下口红的成分,里面如果写有胭脂红,这并不是化学的胭脂红,完整的说是胭脂虫红。使用胭脂虫研磨后浸染得到的天然色素,而且对人体特别安全,甚至可以直接用于眼球。
▌口香糖,里面有紫胶,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雌性的紫胶虫为了更好的繁殖和产卵,会在和植物附着处分泌一种胶状体。我们把这种胶状体收集起来,熬成胶,可以有很多用途。口香糖,绝缘材料,我们吃的药丸、胶囊、糖衣,都可能会用到紫胶。
▌某些品牌的意大利面、薯片中,会用到昆虫蛋白,作为配料,大家可以在配料表中看到。
▌汽车抛光用的白蜡,是白蜡虫的分泌物......
我们的中药里,也有很多虫类药,能被大家所接受,而且相对于植物药来说,疗效确切而显著。
这些虫类药,使用得当,往往效果会比较理想。但对于中药的使用,是需要辨证论治的,是需要配伍的,所以还是要有医师指导,大家切勿随意“对号入座”,以免出现偏差。
昆虫不仅在自然界中有存在的意义,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价值,提供了很多生活必需品的素材。所以昆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讨人厌。
END
作者介绍
吴弘文,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肺系疾病的治疗、调理。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积累一定经验。
承担区级课题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慢心率多早博的临床研究,发表论文3篇,核心期刊录用论文1篇。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