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朋友,李先生,年龄67岁,初诊时间:年2月7日。
李先生自述:“心慌5年多了,间断发作,每2-3天,就发作一次,经常是在干完农活或者心情不太好的时候会发作,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忍受,医院开了点药,前前后后吃过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呋塞米、曲美他嗪、稳心颗粒、替米沙坦,但是都感觉没啥效果,以前还有个病毒性心肌炎30多年了。”
“大概在两个月前,病情开始加重,开始变得每天都会发作一次,后来还去了“医院”做了个“射频消融术”,做了还不如不做,做完心慌加重,早搏的次数还明显增多,现在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总感觉胃还不舒服,西医说的是心律失常和频发室性早搏。”
通过“望、闻、问、切”发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胃脘部不适,口干、口苦、口臭,睡眠质量差,纳差(吃饭较少,不太能吃饭),小便调,大便时干时稀(小便还好,大便经常干稀不定),舌质暗红,苔厚腻稍微带黄,脉沉、滑、结代,血压:/70mmHg。
诊断:心悸、痰瘀互结、热毒内侵
治法:化痰祛淤、清热解毒
处方:醋柴胡12g、丹参、桑寄生、苦参、赤芍、合欢皮、石菖蒲各30g,醋香附、川芎15g,醋郁金、黄芩、甘松、陈皮、制远志各20g,三七,6g(冲服)、黄芪60g。
李先生自述:“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突然出现心慌,没有什么原因引起,伴随着出汗,乏力,还有手脚冰凉,休息会才缓解,血压正常,吃药期间,烦躁焦虑,口苦、口干、头沉、入睡困难、多梦容易惊醒。”
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舌质暗红,苔白,脉沉、涩。
改动:黄芩,黄芪,加桂枝,红景天,绞股蓝,炒酸枣仁,去醋香附、桑寄生。
患者比较遵听医嘱,30余副药后,心慌症状彻底消失,年2月12日再次检查,仍未出现,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室性早搏呈间位性。
心情不好的患者朋友,大多都是因为肝气没有及时疏通所导致的。
心情不好,气机不畅,郁结在心胸,所以心慌。
气机被阻挡,心胸之气不能送达,所以胸闷、气短,肝郁容易犯脾胃,就会出现胃脘不舒服,不太能吃饭,口干、口苦、口臭,脾胃被影响,整个身体的循环受影响,四肢乏力,一不好都不好,一好百好。
所以:疏肝理气、化痰祛淤、清热解毒。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