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作家
李高顺,男,年生人。中学教师,酷爱文学。诗歌、散文偶于《金色年华》、《铝城文学报》、《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等刊物发表。半生沉浮,身无长物,坎坷曲折,皮囊空泛,平淡无奇,唯知习文,片言只语,叙说生平,于己自警,与人共勉,心之凿凿,情之切切。
我的少年时代
(散文)
●李高顺(田东)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帮干农活是小时候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的少年时光,是在劳作的苦累与快乐中度过的。
读小学那会,我几乎爬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挖苦药根、观音苔,采黄草(铁皮石斛)、金银花,削杜仲皮等中草药。拣山茶籽,桐油果,青刚籽等经济林果。找回山货得加工翻晒,再拿到公社收购站出售。每次三五元地积攒,解决学费和学习用品方面的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打柴挑水,喂猪喂鸡,放牛看马,拣猪菜,割草料。耙田犁地,春种夏薅,秋收冬藏。打苞谷,收稻谷,人背马驮,肩挑肩扛,去壳脱籽,翻晒,装袋储藏。每天早出晚归,晨曦夜幕,披星戴月。渴了喝几口山泉水,饿了嚼一把野菜根,摘几颗山上的野生水果。这一系列的活,细而繁琐,是农家也是儿时生活的全部内容,需要有极强的耐心和韧性才能干好。每每忆起,总感到很自豪很光荣。
实行承包制那会,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劳力不足,我一边读书一边抽空帮活。耙田犁地,靠人力与畜力,是极费劲的体力活。不像今天,现代化“铁牛”替代了过去的牛马耕犁,省时省力。初学耙田犁地,因个小无力,总被公牛拉着往前空跑,白费功夫。父亲反复示范,我多次尝试,逐步掌握了技巧和经验。先扶稳犁耙,摆好犁嘴耙齿与地面的角度,引导好牛行进的方向,保持来回之间的衔接,防止犁耙不到或漏犁漏耙。本来就沉的犁耙沾上泥浆便更重了,来回间,下压上提很费劲。一天下来,浑身疼痛,难以动弹。坚持两三天缓过劲后,才渐渐适应。我的速度没法跟父亲比,但总算能帮上父亲,减轻他的辛劳。虽然自己感觉很累,但心里却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正所谓累并快乐着。
耙田犁地完后,需经过一段时间,让埋在泥土中的杂草或干禾杆腐烂成肥,方可播种插秧。播玉米种时,先挖出大小均匀的坑,坑与坑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坑深浅要适度,确保玉米芽容易长出地面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随后,放粪肥入坑,再将玉米种粒放在粪肥上,掏些细碎的泥土盖住坑口,泥土不能太厚,能防止鸟雀啄食即可,以提高种子成活率。待玉米长出地面20-30公分或一米高时,要先后两次松土,除杂草。除草是防止与玉米苗争抢营养,以免玉米发育不健全导致低产。松土的同时,在玉米苗根部附近洒上化肥,再盖上土。如此操作,既能保证土质疏松透气,便于玉米苗的根茎充分吸收水分、氧气和化肥营养,又能防止土层积水泡坏根茎致玉米苗死亡,以提高产量。现在种玉米比较简单,不用挖坑,甚至不用犁地,用小型的自动翻种机,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播种工序。也不用除草松土,只需洒药驱虫便可。
育苗插秧是个技术活。先选好种子田,划垒分块,培土施肥,调好湿度,再播种子,盖上薄膜,过十天半月便长出秧苗。插秧时,需从种子田拔出秧苗打成秧捆,按一定距离摆放在田间或田埂上。然后,分苗插兜,左右前后对齐,秧兜之间,排之间,列之间,各自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便于秧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吸入充足养料,又方便薅秧除草时下脚。秧苗长高后,也要分两次,及时去除杂草,喷洒农药,施肥,放水灌水,只为金秋有个好收成。
那时,母亲一边教我插秧一边教导我,插秧要横成排,竖成列,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人从小就得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一直把母亲的教诲铭记在心,也一直坚持做人做事原则,不求圣达,但求问心无愧。
相比之下,现行的育苗插秧技术很先进,使用塑胶营养盘育苗。插秧也转成抛秧,将育苗盘搬运到水田边,直接从盘中拔出秧苗抛向水田,似天女菜花。只要掌握好抛洒角度,秧苗的根部就会朝下,均匀地直立于水田中,不再像过去那样费时费力。
那些年,一年四季都需“转活路”,就是户与户之间或几户之间一起合作,集中劳力和生产工具,先完成一户的耕种或收取,再完成另一户。如此转活,可提高效率,争取时间,不耽误农时。
现如今,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机械化生产取代了过去的手工劳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即使在偏远的山区,也都使用上了操作简易,高效快速的自动化生产工具,快速省力。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国富民强,物富人丰。同时,也怀念少年劳作时沉淀在骨子里的东西。那就是学会了自力更生,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懂得了分担与付出,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些宝贵的东西,支撑着我一路走向坎坎坷坷的人生。
编稿人语
这样的少年时代,没有经历过的朋友们是很难想象的。现在的孩子,只有在学校统一开展研学活动的时候才会有这些体会,但由于是研学活动,就没了作者文中那种为生活而奔忙的真切感。所以说,现在的青少年们,实在更应该多多珍惜好时光,如果可以,也真正地利用一些假期去看一看农村,参加一下真正的农业生产。会比天天只懂得用数码机要好。(李承骏)
《百色作家》|不仅仅讲述百色故事
主编:李承骏|运营:诗豹传媒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