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舒张晚期室性早搏如果紧跟窦性P波之后,同时伴PR间期短而固定,酷似心室预激,鉴别二者有时的确很难。
两年医院遇到一例,复诊心电图七、八幅,房室关系固定的难以想象,最终还是他们团队成员经过细微分析,在一份图中找到PR不等的证据,排除了间歇性心室预激诊断。就在前几天,范靓靓医师主持的青岛西海岸心电联盟群中,又贴出一幅类似病例的心电图,说明这样的案例并非罕见。
间歇性心室预激和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心室预激的房室呈紧密关系,PR间期短而固定,当窦性P波节律变化时,这种固定关系不变。而室性早搏与窦性P波是没有固定关系的。但是当窦性PP间期和室性早搏联律间期都很固定时,就可能出现酷似间歇性心室预激的假象。当然这种房室传导关系固定的假象是暂时的,经不住考验的。仔细观察P波与R’波的夹角或间隙,可能会发现PR’间期微小的不等,特别是发现不符合PR短,预激重,PR长,预激轻规律时,对诊断舒张晚期室早有利。当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干预来改变窦性P波节律,打乱这种假的PR固定关系,显现出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的本质。改变窦性节律的方法很多,如等长运动,Valsaval试验等。24小时Holter心电监护发现PR关系分离的机会很高。
了解临床背景,有无突发严重心悸症状或PSVT的心电图/Holter记录史,查阅以往心电图(有无心室预激),获取的这些资料有时比单纯分析心电图波形要简捷省事得多。
波形分析有一定的帮助,但心室预激和室性早搏的Vi/Vt比值都小于1,心室预激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往往鉴别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旁道在心室侧分布一般离房室环(右侧三尖瓣环,左侧二尖瓣环)不远,如果QRS’属于远离房室环的位置,旁道不容易过去,舒张晚期室早的可能大;
2、舒张晚期室早可与正常下传的激动形成融合波。如果房室通道激动领先,QRS波群没有宽缓,鉴别容易,但室早领先的融合波,鉴别困难;
3、呈“RonP”的室早,房、室波之间为叠加关系,形成的假预激波不符合常规旁道的定位法则,而预激程度较重的显性旁道,预激波优势大,符合旁道的定位关系;
4、预激程度不重,但继发性ST-T明显,或QRS’波群振幅明显增大(超过叠加原理范畴),提示舒张晚期室性早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