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心慌的感觉,有时比较强烈;有时突然来一下,让你猝不及防;还有时会出现心脏要蹦出来的感觉,这些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心跳的感觉”正常吗?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心跳的感觉”。
我们小的时候,心跳比较快,新生儿心跳可以次/分以上,到7岁左右,心跳就接近正常了。我们成年人的心跳一般在60~次/分范围内。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心跳的快慢也是不同的。女性的心跳比男性偏快。经常运动的人,心跳偏慢。我们运动时由于全身都需要氧的供应,于是心跳就加速,保证供应更多的氧。
另外精神紧张、兴奋、贫血、甲亢等都会导致心跳加快。
有些情况下心跳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一种病态的。这些不正常的心跳,就会导致心慌。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1、各种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根据早搏的多少,可分为偶发早搏、频发早搏。对于偶发的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频发的早搏,有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需要积极治疗。
2、心房颤动
是由于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饮酒,甲亢等导致的一种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可以明确诊断。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血栓的形成,造成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房颤需要长期抗凝治疗,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根治。
3、心动过速
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有些情况是严重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需要专科就诊,积极治疗。
4、心动过缓
很多人心跳小于60次/分,或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发现有传导阻滞,对于没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无需治疗,只要注意观察复查就可以了。对于有症状的传导阻滞患者,或者已经晕厥的患者,需要专科就诊治疗。
心慌怎样检查?
针对心慌的检查,首先要看发作时的症状,医生在发作时可以通过听诊发现,对于阵发性的心慌,常规心电图可能无法抓住问题,需要做动态心电监测来发现问题。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化验明确病因,以便于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