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早报小记者
Y
M
03
D
21
●●●
“寻水”之旅
□百色市城西小学六(2)班小记者罗晶晶
饮水思源,我们日常用的自来水是从何而来,又是经过了怎样的程序才流入千家万户?在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带着这些疑问,与其他小记者一起,来到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开始了半日的“寻水”之旅。
在庞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生产迎龙山纯净水的厂房。庞厂长告诉我们,这里一天的生产量就有多桶,而且每桶水都要经过消毒、杀菌、过滤,才能达到0.1的国家水质标准。接着我们来到了厂区内的反应池。咦,这反应池里的水怎么不是干净的?原来反应池是原水经过管道来到的第一站。但反应池只是用来杀菌、消毒的,只有到沉淀池,水中的杂质才能沉淀。而原水来到的第二站便是沉淀池。来到沉淀池,我发现水流其实是从下往上走的,中间还隔着几层滤网,这沉淀池的作用就是把大颗粒的脏东西沉淀下去。原水的第三站就是过滤池。过滤池底下可不是普通的沙子,而是从北海运来的海沙。通过沙层过滤,把水中的一些脏东西自动冲出去,就产生了清水。不过这清水还不能喝,要经过清水池,才能成为真正可以喝的水,也就是“自来水”。在加压泵房门口,我们发现有两个鱼缸“观察池”。每个鱼缸里都有几条小金鱼,庞厂长告诉我们,这是用来观察水质的。因为金鱼对水十分敏感,只要水有问题就会死亡。
经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原来生产自来水的程序这么复杂。因此,我们要珍惜、爱护水,不让水白白流失。回去后我一定要告诉身边的同学、家人,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滴水,做节水、护水的好公民。
(指导老师:黄丹萍)
自来水里的汗水
□百色市实验小学五(3)班小记者杨昌和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问,自来水里怎么会有汗水呢?这样人们不就对水敬而远之了吗?不是的,这“汗水”指的是水厂工作人员的心血。这个感受是我去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参观后悟出的。
3月18日上午,我们小记者团来到城东水厂参观,那里的工作人员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水厂使用的水源是国家一级水源澄碧湖水。经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原水首先要经过消毒杀菌后,再被输送到沉淀池沉淀杂物。之后输送到过滤池,过滤出水中的污物。干净的水通过管道流进清水池里,进行储存,再进行二次加氯,最后输送到加压泵房。这样子,自来水的生产工序就完成了。工作人员会将生产好的水通过城市管网输送到用户的家里,供居民使用。虽然工序很麻烦,但城东水厂工作人员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现在工程师们还在努力地修建二期工程供给百东新区,据说到时候日供水量也是五万吨。
参观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后,我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以前家里用的水也是自来水吗?爸爸妈妈摇摇头告诉我,他们小时候都在农村,条件很艰苦,妈妈用的水是村头的井水,而爸爸用的是大山里的山泉水,他们都是依靠肩挑背扛到家里来的。可现在,我们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有水用了,可见科技进步了,生活在不断地改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生活。
虽然现在我们用水方便了,但还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比如我们身边有的同学,洗完手了都不记得关紧水龙头,让自来水在那里“哗哗”地流掉,这岂不是白费了水厂工作人员的心血了吗?他们的汗水不是白流了吗?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绝对不能浪费,珍惜自来水,就是对水厂工作人员最大的回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呼吁大家要热爱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请大家行动起来吧!
(指导老师:岑春云)
甘泉从这里流出
□百色市实验小学五(3)班小记者黄逸
爸爸告诉我,20世纪70年代,家里没有水龙头,供水管道也只铺到街头。每天下午4~6点,水厂的工作人员都会到街头的供水点卖水。每到这时,人们都会拿着扁担拎着水桶,说说笑笑地排起长龙买水,桶大一些的2分一挑,桶小一些的1分一挑。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得准备一口大水缸,一挑水一挑水地往家里挑,全家人的吃喝洗涮全靠这口水缸,要是不小心用完了,只能再等第二天排队买水了。
现在方便了,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可是我经常很好奇:水龙头里的水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有幸参加了《百色早报》小记者团举办的参观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活动,解开了心中的谜团,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一大早,来自百色城区各个小学的四十多位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冒着春雨,来到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在水厂工作人员的热心引导下,我们按照生产流程做了一次实地参观采访。
带领的工作人员说,水厂的水源是取自于国家一级水源——澄碧湖水库。经过了大约13公里的管道运输才把原生水送到水厂待加工,为了取水顺畅,在途中还进行了一次水泵加压。虽然水源来自澄碧湖水库,但是还不能马上进入千家万户,还要经过科学的处理加工。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车间是配料车间,它的主要功能是消毒。水厂的工程师介绍说,这道工序使用的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系数较高的化学药品二氧化氯作为杀毒剂,能杀死水中有害的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细菌。经过严格消毒的水,才能进入第二道程序:沉淀。消毒后的水通过硕大的管道输送到沉淀池,沉淀池有24条斜板沉淀池,用来沉淀水中的泥沙等。处理过后的水由上至下传输到第二个过滤池,进行第三道程序:过滤。第二个过滤池的池底有海沙,每天都会进行冲洗。加氧化铝把水中的悬浮絮凝物过滤掉,加工好以后,再传送至储水池,储水池的水必须保证每天能供应至少5万吨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在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前,要先准备两个鱼缸,一边是原生水,一边是加工过的水,两边各放了几条金鱼。因为鱼生活在水里,它们对水的反应比人还要灵敏。一旦水质发生变化,鱼是最先感应到的。只要水质没问题,就可以经过高压泵两次加压,把水送至千家万户啦!
采访结束前,水厂的工程师指着不远处一块荒地介绍,在不久的将来,水厂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将增加5万吨的日产量,不断满足百色的发展!
啊!原来我们每天随意拧开水龙头就“哗哗”流出的水,是经过了这么多严格复杂的工序,那么多工人夜以继日辛勤劳动所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水,有什么理由不爱惜水呢?
(指导老师:岑春云)
雨中探水
□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四(1)班小记者黄丽淑
3月18号上午,我随《百色早报》小记者团来到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参观。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我还是兴致勃勃。
早上九点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水厂,庞厂长已在那里等候。庞厂长首先带我们去参观取水口,并告诉大家水厂的水源来自澄碧湖。水从澄碧湖到水厂要经过13到14公里的路程,然后经过反应池流到过滤池。过滤池的水慢慢地流到海沙池,沉淀清理水中的脏东西后,再让干净的水流到清水池,最后经过检测表来测量水是否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合格后经过加压泵输送到各家各户,居民就可以喝到干净的水了。
自来水是城市的血液,它促进了城市工农业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指导老师:黄小江)
配色推荐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百色市城西小学四(2)班小记者韦庆莹
朋友,当你饮用纯净水时,你可曾想过,它是从哪里来的吗?
上周六,我和《百色早报》小记者们一同到广西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自来水厂参观。庞厂长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45名小记者分成三组参观水厂,我们组由庞厂长带队。我们先来到包装纯净水的厂房里,这里一天生产桶纯净水。我们看见工作人员把纯净水一桶桶地包装好,却不知道桶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有位小记者好奇地问:“请问庞长厂,这些水是从哪里的?”“是从澄碧湖抽上来的。”我听了庞长厂的话,心想:澄碧湖的水怎么能喝呢?在我正疑惑之时,庞厂长又说:“我们现在就去参观自然水如何加工成纯净水。”我们带着好奇心,快步跟着庞厂长上了二楼,二楼就是把自然水加工成纯净水的地方。我们看见两条大水管,犹如两条巨龙在吸水,场面壮观极了。在那里,我们看到刚抽出来的湖水比较混浊,黄黄的水还漂着点杂物。但是,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水经过沉淀池后,“黄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清水。
“庞厂长,请问这样的水能喝了吗?”我急忙问。“这还不能喝。”接着庞厂长把我们带到过滤池,这里是将经过沉淀池的水用杀菌物质过滤消毒的地方,水经过消毒过滤,就基本合格了。但是,这样的水市民还不能饮用,水必须通过检验室里的检测,如果合格,就可以送到千家万户了。
看完这个后,我才发现,平时我们喝的纯净水,是经过多个工序制造而成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现在,当我饮用纯净水时,我不禁想起水厂里辛苦的工作人员和隆隆的机器声,我除了饮用外,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浪费水了。
(指导老师:梁春梅)
我家的水从哪来
□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四(1)班小记者韦欣怡
你们知道每天喝的水从哪来吗?当然是水厂啦!但是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水厂供水。我家的水是从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来的。
3月18日上午,我们一群《百色早报》的小记者在早报记者的组织带领下,有幸参观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水厂。城东水厂占地面积78亩,取水水源为澄碧湖水库。城东水厂主要负责城东区、市工业园区及四塘镇生产生活用水。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喝的桶装水是怎样产生的吗?现在我就来一一告诉你们吧。
原水从澄碧湖到水厂大约要13到14公里。水从取水口出来后,先经过盐酸和氯酸钠进行消毒,然后再经过沉淀池和反应池进行处理。沉淀池的作用是:它用沙子进行沉淀,这里用的沙不是指我们建房子所用的沙子,而是从北海运来的海沙。沉淀池里的海沙三四年要换一次,才能将水里的脏东西沉淀下去,过滤出干净的水,然后再进行各个方面的加工,经过消毒水杀毒,最后装桶,才变成我们饮用的桶装水。经过那么多道工序,才让我们喝到了健康干净的水,真是太不容易了。
经过这一天的参观让我明白:水乃生命之源,同学们,我们必须爱惜水,保护水,要珍惜每一滴水。
(指导老师黄小江)
水厂参观记
□百色市中华小学三(1)班小记者李炫锌
为了迎接“世界水日”的到来,3月18日,我有幸跟着《百色早报》小记者团来到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自来水厂参观。一路上我既激动又好奇。希望快点到水厂,看看水厂是什么样的。小伙伴们也都很期待。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水厂。分好组后,我们在记者叔叔的带领下,先去参观了反应水池。反应池真是大极了,比我们教室还要大,每个池都连着一根大水管,要两个小朋友才能围住呢。“哇!水怎么这么黑呀?”我们好奇地问。水厂讲解员告诉我们:“反应池里的水黑是因为水很深,从河里抽上来的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在反应池经过混凝工艺处理。”接着,讲解员带我们去沉淀池参观。从解说员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经过处理的水从反应池出来后,又流入沉淀池中,沉淀池里的水经过沉淀后,杂质会自己沉到水深的地方,这是净水的第二阶段。
从沉淀池出来,沿着大水管向前走,我们来到了过滤水池、清水池。过滤水池底下有鹅卵石、绿料和石英砂,据说有消毒的作用。清水池里的水清明透亮,清水池有5米深,很像跳水比赛的池子!解说员说,清水池是水的仓库,因为它很高,能容下很多的水,自来水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的。解说员还说,每日最高要生产5万吨水才能满足百色市民的需求。我心里不禁惊叹起来:哇!一天要用5万吨水!难怪这里的每个水池都这么大呢!
从清水池出来,我们还看见一个大桌上摆放着两个大鱼缸,美丽的金鱼在缸里悠闲地游动着。大家一拥而上,围着金鱼缸指手画脚,叽叽喳喳地议论着。难道养金鱼是用来观赏的吗?我心里有个大大的问号。正在这时,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原水生物观察池和出水生物观察池,是用来监控水中微生物净化情况的。
从水厂参观出来,我受益匪浅,今天了解到了不少关于自来水的知识。原来,我们每天喝到的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啊!这些干净、安全的饮用水真是来之不易,以后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指导教师:黄丽华)
保护生命河
□百色市第一小学四(3)班小记者关逍晖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了让我们全面了解日常用水的处理过程,也为了培养我们爱水、护水的意识,3月18日,在《百色早报》记者的带领下,来自市区各所小学共45名小记者冒着霏霏细雨来到了百色右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城东自来水厂参观。
通过自来水厂的工程师叔叔的讲解,我知道了我们百色城区的家庭用水来自于右江河和澄碧湖。百色市有三个自来水厂,分别是城东、城西、城北自来水厂,其中城东和城北自来水厂的水源都是来自澄碧湖,而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是来自于右江河,这下我才知道原来我家的自来水是来自右江河。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们辛勤地劳动让我们喝上了安全的水、满意的水、放心的水,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家住在城乡路,隔着一条马路就能到江滨路,右江河就在江滨路边,周末的时候妈妈经常带我来散步,既是看风景也是来健步运动。在没有参观自来水厂之前,我很少注意到右江河的情况,现在我经常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