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增大,早搏的发生率逐渐增大。日前,天气变热,越来越多人咨询早搏的相关问题,小编通过咨询专家,梳理了一些知识。
什么是早搏?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说白了,就是心脏的早跳。
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导致早搏的原因?
生活问题:过劳、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多吸烟或饮酒、浓茶和咖啡等,亦可无明显诱因。
心脏疾患: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常发生早搏,合并心衰时更易发生,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如洋地黄)毒性作用、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调、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等)等心外因素也是引起早搏的常见病因。
早期症状
专家指出,早搏的症状主要为心悸、心脏“停跳”感,次数过多时会自觉“心跳很乱”,还会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脉搏有间歇等。
此外,早搏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于对早搏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早搏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而且很有可能会是快速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早搏≠心脏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出现早搏就十分担心是心脏问题,医院专家指出,早搏并不意味着是心脏病。
一般健康的人,都会偶尔发生早搏,也称作良性早搏,这种早搏一般与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有关,包括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抑郁、过度疲劳、吸烟、喝咖啡、饮酒等等,大家不必紧张,可不必治疗。
倘若经常发现自己有早搏,并伴有心慌、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明显症状,医院检查看看。
值得注意的是,早搏和症状并不直接相关是否严重,医院检查情况而定。
常见的问题
01
为什么晚上睡觉早搏?早搏发生在晚上比较多的原因,可能与睡眠不足、情绪焦虑、睡觉时迷走神经兴奋度增高等因素有关。为改善睡眠,要保持作息规律,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不要观看惊险、刺激的电视节目,保持安静、舒适的卧室环境。倘若不缓解,及时就医检查。
02
为什么会出现饭后早搏?成人心脏饭后早搏现象如果只是偶然出现,则可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防止早搏发生,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避免辛辣肥腻刺激,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倘若频繁出现,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全面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无需特殊处理。
03
为什么天一热就早搏?温度变化都会影响到心血管运行,导致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早搏增加等生理反应。如果早搏不多,没有明显不适,可以不用治疗;如果明显,可以喝点中药调理;若症状明显,频繁,及时就医检查。
04
心脏早搏的危险信号有哪些?1)有心跳暂停感和心悸情况发生。心脏早搏有时候可能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候会伴有心脏暂停感和心悸,频繁的心脏过早搏动会导致头晕、胸闷、乏力,如果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心脏早搏频发就会加重原有病情,加重心衰和心绞痛现象,甚至有猝死的风险。
2)听诊心律不规则。听诊时,心脏早搏患者的心律不规则,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心脏早搏的第一心音多数增强,第二心音多数减弱甚至消失。当早搏处于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较长的间歇。在两次心搏间,早搏可表现为三次连续心搏。触诊时,脉搏会出现间歇脉搏缺如现象。
3)自我明显感觉心脏跳动。一般正常情况下,自己是不能主观感受到心脏跳动的,但是心脏早搏时,由于心室收缩过强,患者往往自我感觉心脏跳动明显,有的人还觉得心脏要从喉咙里跳出,常有恶心、头昏、心慌、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
4)心电图上可变现为异位节律的电激动。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心电图会显示出现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早搏频繁时,还会出现配对规律,如三联律、二联律。
崔军
中医科主任
崔军,年考入张家口医学院(现河北北方学院),开始系统学习中医知识。毕业后,被医院,兢兢业业,一干就是25年。
年,已有30多年从医经验的崔军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并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带头人。
崔军认为,中医治疗应以“一人一方”为基础,辅以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熏蒸、湿敷等内病外治治疗方法,内外同治,全面调理。此外,医院的诊疗团队,将现代医学中的数据检查与中医治疗相融合,使治疗过程更具科学性。
崔军行医30余年,一直坚持“传承中医文化,发扬国医之本,治病救人之责”,虽为杏林妙手,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对每个患者多点细心,多点耐心,再多点责任心”,这也令他自己收获了患者们的喜爱与支持。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眩晕、高/低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动脉硬化/斑块、脑溢血、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老年痴呆症、偏瘫、中风后遗症等。
糖尿病:高血糖、1/2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等。
黏膜疾病:溃疡、扁平苔藓、白塞氏病、干燥综合症、口臭、牙痛、灼口综合症、唇炎、口炎、舌炎、口角炎、扁桃体炎。
痛风类疾病:尿酸高、高尿酸血症、足跟痛、痛风关节炎。
疼痛骨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坐骨神痛、手脚麻木等。
出诊安排周一、周三、周四、周五、周日全天
周二、周六上午半天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