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廉价救命药总是断货,谁是幕后黑手货源短缺

到底是什么药这么紧俏,到底是什么药非买不可还没有替代药?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而言,“硝酸甘油片”是关键时刻的救命药,但近日全国多地曝出这种救命药出现大面积断货且价格暴涨的情况。

一般5块钱一瓶的硝酸甘油片已经涨到了50多元,而且还断货买不到。

硝酸甘油是个什么鬼?

硝酸甘油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但科学真奇妙,做成药片后,它可以起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胸痛发作时,只要立即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在2到3分钟时间内就能够起效,这是一种急救药。其他药品很难替代硝酸甘油片在急救方面的效果。在临床上,它已应用了一个多世纪。

是市场炒作吗?

在青羊区太升南路一家药店,店员张女士说,他们也措手不及,之前硝酸甘油一瓶只要5元左右,最近涨到了50多一瓶,一下子就翻了十多倍,“涨价太快没注意到,之前还在按5.5元一瓶卖,结果自己倒贴了几百元。所以这药涨的凶,我现在都记得。实在要买,建议先开处方,尽快来买。”

还有治疗心率不齐、早博、露跳的药盐酸莫雷西嗪片也断货了。以前每瓶2元,现在涨到每瓶57元,正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

心血管科医生:硝酸甘油是急救药,非常用药,硝酸甘油片是“百年药”,该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临床显示该药是用于急救或缓解病症,但不建议作为常用药,长期服用反倒对心血管有损。

从全国来看冠心病多发于北方和东部沿海,年的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有人患有此病,而且呈上升趋势,四川地区而言,成都属于相对较高的发病地区,存在对这种药的需求。

硝酸甘油片也是一种常用药廉价药。去年,片一瓶的药片才4.5元,一片硝酸甘油只买4.5分钱。但是,这种活了一百岁的“长寿药”,现在碰到了生存问题。一年来,硝酸甘油片价格涨了10倍。片一瓶硝酸甘油片卖到49.5元以上,但在江苏、辽宁、山东等地不时出现无货供应的情况。这是性命攸关的事。

廉价药买不到的消息,我们听过不止一回。这几年来,经常听到救命药喊救命的消息。始有心脏手术用药的“鱼精蛋白”买不到,继有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缺货,再到治疗甲亢的“他巴唑”,及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等,都出现过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断货情况。

一些病患经历了断药买不到药的情况,给出了理性的解释:这种药很重要但是销量不大,不是备用药不是必须每天服用,药厂可能不是很愿意生产。如果价格再低恐怕直接就停产了,如果药品价格稍高一些药厂也得生存了。

由此可见,硝酸甘油是急救药、非常备药,病人患病比例千分之一,价格廉价,并非市场炒作。

生产厂家活得下来吗?

一方面,我们听到许多药品出现大幅度的降价;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听到,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死,不少救命药喊“救命”。这是什么道理?

1、生产成本

多重因素导致生产廉价药物制药企业减产或停产。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经销成本、物流成本等都提高了,药物的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如果没有利润空间的提升,药企就缺乏生产廉价特效药的动力。

很多老百姓有这样的疑问:现在不是全国减税吗?现在税收负担轻了,为什么成本会高?

2、税收成本

笔者把今年减税政策给大家看一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4号)第一条和第六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万元但不超过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上述政策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优惠都是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型微利企业。而我们药厂基本上都是一般纳税人,否则采购的原材料进项不能抵扣,上交的增值税和附加税就多。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指标的判断,必须符合上述文件3个指标,药厂不可能全部满足,因此也不能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还有一个政策优惠,“年1月1日起,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至75%。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也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对于这项优惠政策,对于生产“硝酸甘油”的企业来说也享受不到。

3、市场供求

求过于供,导致药品价格上涨。有一些廉价药,由于需求量少、生产成本高,厂家生产不积极,也是造成廉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再以60片装的前列康普安乐片为例,30多年来,价格一直稳定在12.2元左右,但30多年来,光原料一项,成本就上涨了78倍。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显然是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任何一家药品生产企业都不愿长时期做赔本生意。他们很难凭良心和责任运转。于是,大多会“理性”地选择停产。

怎样让药厂活下来,老百姓得救?

虽然近1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大副提高,但是中低收入水平的老百姓还是很多。平时的经济统计数据都让我们看到亮眼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另一面。就像大家都看到买房挣了钱,让许多国人的资产得到快速增值,却没有看到在山顶被套牢,很多买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人至今未解套。

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廉价药品库(很多廉价药价格便宜,疗效也不错),给予药厂政策倾斜,这样药厂自救、老百姓得救。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xfzb/9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