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诺贝尔奖的渊源颇深
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广泛用于军事采矿。后来,成为缓解心绞痛的特效药—-硝酸甘油,使用至今。
和心绞痛治疗相关的科学成果,前后3次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分别是:
第一次,关于人体交感神经的递质是肾上腺素。并细分为阿尔法,贝塔两种受体。为后续药物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年获奖??
第二次,贝塔受体的阻断剂心得宁出现了,之后的心得安,倍他洛克,比索洛尔,索他洛尔等等各种“洛尔”发明,成为几乎所有心脏病的基本用药,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早搏等,没有一种药能涵盖如此多的治疗领域。心得宁年获奖??
第三次,发现了贝塔受体,除了1,2型,还有3型,起调节前2型的作用。虽然临床运用有限,依然在年获奖??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温度,和触觉受体的感受器。虽然我们早早就知道辣椒素可以激活疼痛感的神经细胞,(辣实际是一种痛觉而不是味觉)但直到这次TRPV1受体的发现,我们才知道,高温和辣椒素可以通过打开TRPV1受体激活神经末梢,最终传递到大脑痛觉感觉中枢和温度中枢,人体将做出进一步的反应。
医学领域有许多和痛觉相关,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带状疱疹,癌痛,手术后疼痛,等等其实目前机制未明。本次诺奖之后,会有更多人投身于疼痛机制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疼痛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