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出问题,摊上大事了?
-8-8新快报26版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荣
记者:林恒华通讯员:张秋霞
林阿姨每天早上都会坚持打太极。最近这段时间,她发现打完30分钟的太极后,总是觉得心悸、脸色发白,难以坚持下去。在友人的建议下,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这让她很紧张:难道自己得了心脏病?专家表示,很多人体检做心电图时,发现心律不齐、ST-T段改变等都会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其实未必,要分情况解读。
一、心电图反映的是某个时刻的心电活动
随着体检成为大趋势,不少人每年都会做心电图检查。心脏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与生命健康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一旦发现心电图有问题,都会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有的人更会上网搜索,看到各种问题难免对号入座,加重心理恐慌。
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李荣表示,其实,心电图只是一个最基本、最普遍、最初级的检查手段,并不是所有心电图检查出来的问题都意味着得了心脏病。
以心律不齐为例。体检前一天喝多了浓茶、咖啡也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情绪激动、受到惊吓、精神紧张等,也可以引起心率加快、心律不齐。但同时,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等,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李荣说,心电图是一个横断面检查,看到的只是某一个节点、某一个时段心脏的心电活动表现。因此,心电图所反映的只是心电活动的一角,未必一定就是心脏器质性问题。不过,也不排除相关疾病的可能性。所以,大多数心电图检查出问题之后,都会“建议到心血管专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二、常见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未必都是疾病引起
心电图检查时,一些结果是比较常见的,如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ST-T改变、T波改变等,这些问题严重吗?
答案是:不确定。李荣说,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非器质性因素,也可能是器质性因素,并且可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窦性心律不齐,很多正常人都存在窦性心律不齐。早搏、心动过速,可能与运动、精神紧张、饮用浓茶咖啡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心脏本身有器质性问题。如果检查报告建议进一步检查,则应当遵医嘱,在专家建议下完善有关检查;如果没有建议,则无需过分担忧。
ST-T改变和房颤,则要相对重视。李荣指出,ST-T段改变,提示心肌缺血、心肌劳损,可能有冠心病;房颤则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等。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深入检查确定。因此,看到这样的结果,无需太过担忧,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和诊断,才是正确的做法。
三、35岁以上、肥胖、熬夜、压力大人群要重视心脏问题
虽然心电图检查出问题,未必有心脏相关疾病。但是,对于特殊的人群来说,一旦出现疾病信号,一定要加以重视。李荣表示,35岁以上、肥胖、吸烟、血脂异常、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更要重视心脏检查,因为他们是心血管疾病潜在的高危人群。当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特别是出现了晕厥,医院检查。
高危人群建议一年至少要做一次心脏相关检查,不仅是心电图,还有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颈动脉超声等其他检查。最好咨询医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
当下掀起一阵全民健身的热潮,很多人为了保持健康、完美的体魄,都会坚持运动健身。而同时,现代工作生活压力大,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趋势。不少年轻人更是因为心肌梗死等原因发生猝死,令人惋惜。李荣提醒,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运动前最好做一做心肺功能测试,科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避免因为运动过量或错误运动,出现极端情况。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