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北海
看北海资讯
观北海美景
尝北海美食
赏北海美女福成镇不少公共赶海作业区成私人领地,引发冲突不断;相关部门近期将展开清理行动沿岸滩涂上布满木桩。3月的北海市福成镇,已开始有些燥热。村民黄远郊(化名)头戴斗笠,挎着竹篓站在海边,却不知该把手中的锄头挥向何处。过去10年间,福成镇南部大片滩涂被周边村民瓜分——他们用木桩、树棍以及铁丝将沿海滩涂陆续圈占,并视为己有。滩涂呈条块被分割,未进行圈占的村民已无法进入这片公共赶海作业区。他们被驱赶,甚至被打骂,但却无计可施。面对公共滩涂步步失守,相关部门有何治理良方?这片滩涂又该何去何从?1反映公共滩涂竟成私人领地 福成镇南临北部湾海面,沿岸广袤的滩涂盛产沙虫、蟹、螺等海洋生物,村民多通过赶海维持生计。 今年48岁的黄远郊是福成镇古城村人,传统的赶海生活已陪伴了她32年。黄远郊至今仍记得年幼时,村头的滩涂上人头攒动,上千人成群结队赶海作业的场景。 但不知何时起,滩涂上稀疏出现了一些木桩。后来,越来越多的木桩密集出现。黄远郊这才发现,原来,陆续有村民开始圈占滩涂,并视作自己的私人领地。 “圈占后,他们就不让其他村民进入滩涂赶海了。”黄远郊说,起初大家有些愤怒,并不理会这种做法,“但后来只要一进入这些区域,圈占者就用木棍驱赶我们,还不时拳脚相加”。连日来,古城村多名村民向记者讲述了类似遭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无奈,他只能跑到20公里开外的龙潭和银滩赶海。2调查 村民圈占滩涂养殖沙虫 3月27日下午,沿着古城村南部的海堤,南国早报记者徒步数公里,发现白龙港至西村港一带的滩涂被木桩围占后,多成条块状分布。木桩高低不一,其间充斥着一些树棍,在部分树棍间,还缠有已经生锈的铁丝。 据银海区海洋和水产畜牧兽医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白龙港至西村港间的滩涂总面积约为余万平方米。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除了白龙港附近的少数滩涂还未被圈占,其他的基本都被瓜分完毕。 该知情人士称,村民们之所以圈占滩涂,主要是为了养殖沙虫。 银海区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用木桩围占后,村民们会约定各不触碰彼此间的‘领地’,之后还会投放一些幼苗进行繁殖。3争议村民暗斗10年冲突不断 事实上,从年起,村民们的圈海行为便开始盛行。记者调查获悉,在福成镇南部的古城村委、竹林村委、东村村委及西村村委,有近20个自然村参与到这场滩涂争夺战中。 “以村庄为单位,每个村庄圈占一片滩涂后,再按人头平分给每户每家。”上述知情人告诉记者,一户人家少则可分到面积达多平方米的滩涂,多则达六七千平方米。由此带来的冲突也从未中断。“一方面,得到滩涂的村民要守卫自己的成果,不让外人侵犯;另一方面,看到公共滩涂越来越少,少数人也站出来,阻止村民的圈占行为。 最近的一次阻止行动发生在今年年初。听闻白龙港附近仅有的那片公共滩涂也被人“预定”了,古城村多名村民前往理论,不料双方再次发生冲突。4部门曾多次整治但收效不大 据黄远郊透露,近几年来,部分村民就圈占滩涂一事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多无果而终。 相关部门是否曾介入调查?记者了解到,早在年5月,针对此事,银海区专门成立了清理整治福成镇古城村沿海滩涂专项领导小组,并联合当地海洋、海监、海警以及公安等部门,对围占木桩进行集中清除。 “其实之前也展开过数次行动,但收效不大。”中国海监北海市支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根据海洋功能区划,这片滩涂确实是公用赶海区,但因为没有强制执法权,整治期间,执法人员只能拔掉木桩,并不能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加上一些村民并不承认木桩为自己所有,取证也存在一定困难。 银海区海洋和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苏定军称,滩涂面积广阔,目前的执法人员和执法手段相对缺乏,监管力度确实较弱,“往往等执法人员一走,这些木桩就又重新立起来了”。5探讨应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曾明确规定,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属地管理。同时,《条例》还要求沿海县级以上政府应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海岸带的保护与开发,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圈占滩涂乱象愈演愈烈,主要在于违法成本低,一定程度上也反射出政府的管理缺位。 这也成为辖区政府难以回避的尴尬。苏定军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有管理权并不等于有执法权,“因为一些客观因素,银海区海洋和水产畜牧兽医局的相关执法机构尚未完善,在行使职能上也存在一定难度”。 据介绍,近期,该局将再度联合北海市海洋、海监、海警等部门就此事展开清理行动,行动后会加大巡查和监管力度。“但从长远来看,还需要从管理体系上入手。”苏定军说,下一步,当地将会向市级层面申请,组建相应的综合执法大队,以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
来源:南国早报
今日北海丨整理编辑
北海聚赞网络新媒体平台:今日北海
广告合作丨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