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心慌是心脏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心悸”的另一种通俗表述,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且年龄越大,发生心慌的可能性越高。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活动就会心跳加速,出现心慌症状;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房颤、频发房型早搏或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也可出现心慌。
不过有些心慌症状的患者非心脏病所致,例如在贫血、甲亢等情况下心跳加快、出现“心慌”的患者,原本他们的心脏可能没有什么疾病,但若贫血、甲亢等病因长时间没有消除,那么就有可能诱发心脏生病,出现心功能不全。
哪些心慌需要重视?一般来说,如果心慌反复发作甚至引起晕厥,以及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疾病的患者发生心慌,都说明心脏可能出现了异常或原有的心脏病病情加重了。
医生在充分了解病史(比如诱因、持续时间、缓解因素等)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电解质等常规化验等)后治疗心慌尽量不要用药:
1.很多心慌是由诱发因素引起,只要设法避免和消除诱发因素,心慌就会不药自愈。
2.治疗心慌的药物容易引起毒副作用。现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虽多,但大多数都通过影响心脏的功能来发挥作用,这些药物本身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哪些情况需要治疗呢?如果心慌症状很严重,则需及时用药。
如室性早搏频发伴明显不适的患者,多需要药物治疗。
快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伴休克、心衰,或者引起明显的胸闷胸痛、头晕、憋气多汗、面色苍白、唇青紫、四肢发冷、昏迷抽搐等症状者,病情严重的也要及时用药,医院治疗。
如果久治不见效果,也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如何筛查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
专家提醒: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效、简单且必不可少的方法就是心电图,特别是心律失常发作时捕捉到的心电图。
(供稿:心电图室尹永华)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分享到朋友圈!我们的急救—)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