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发生过早搏,引起早搏的最常见原因是情绪激动、疲劳、饱餐、消化不良、烟酒过量等。在器质性心脏病中最常见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在非循环系统疾病中,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感染、手术与麻醉最常见,特别是心脏手术、心脏插管手术,都可以引起早搏,其他如电解质紊乱、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或高血钙,以及某些药物影响,如洋地黄中毒等。
早搏虽常见于上述疾病,但也常见于正常人,必须认真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是否需要治疗。
早搏有频发和偶发之分。常规描记心电图中,早搏总数多于3次者称为频发性早搏;在3次或3次以下者,称偶发性早搏;早搏出现在2个正常心搏之间,称为插入性早搏;若早搏有规律出现,则形成联律,有二联律、三联律等。多个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所形成的早搏,称多源性早搏。
预防
1.情绪
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思想顾虑。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电影或电视。
2.饮食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锻炼
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久坐少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
4.休息
不宜熬夜,早睡早起,积极治疗失眠。
5.复查
在服药期间,医院检查心电图,以免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平时如感到心悸频繁伴头晕、胸闷者,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