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房颤百问3房颤的5类鉴别诊断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医院汤日波教授等,从房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通过一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工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干货满满,敬请期待!

依据心电图特征,房颤比较容易诊断,但有时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房扑

当心房扑动(房扑)伴不等比例的房室传导,特别是锯齿状波(F波)不清晰时,容易与房颤相混淆。但至少在某一个导联上可以分辨出规律的扑动波,而且相同比例传导时的RR间期相同,FR间期亦相同。图1为典型房扑心电图。

图1.典型房扑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上锯齿波向下,V1导联上锯齿波向上,房扑不等比例传导,2:1~4:1房室传导。

2.多源性房速

多源性或紊乱性房速时,由于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不断变化,Pˊ波的形态以及PˊPˊ、PˊR、RR间期不断变化,心室律也不规则,容易与房颤相混淆。多源性房速一般都可以分辨出Pˊ波,尽管PˊR间期不等,QRS波群前一般都可以分辨出对应的Pˊ波,PˊR间期大于0.12秒。图2为多源性房速示例。

图2.多源性房速(箭头所示为P′波),可见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且形态多样,各形P′波频率或间期不同。

3.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颤时室早有如下特点:多发生于心室率较慢时,联律间期短而固定,可呈二联律,QRS波群起始向量与室上性不同,V1导联QRS波群多呈单相或双相(qR、QR、RS形),室早后有代偿间歇。图3为房颤伴室性早搏心电图。

图3.房颤合并室早,可见一宽大畸形的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图形,Ⅱ、Ⅲ、aVF导联上QRS波群呈高大的R型,V1、V2导联上呈rS型,为右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早。

房颤时的室内差异性传导多发生于快心室率时,而且往往在一次长RR间期后的短联律间期发生,QRS波群起始向量与室上性相同,而且比较锐利,V1导联QRS波群多呈3相波(rSRˊ形)。图4为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

图4.房颤部分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图中箭头所示为差传),可见基础心律为房颤,V1导联第3、4个心搏为室内差传,出现于长-短周期,呈rSR′型三相波。

4.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与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在次/分以下时,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往往有RR间期的不齐,QRS波群的宽窄不等,与室性心动过速不难鉴别。当心室率超过次/分时,RR间期趋于匀齐,预激程度基本一致,与室性心动过速不易鉴别,V4~V6导联以负向波为主或呈qR形,则支持为室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的旁路定位流程图发生矛盾时,也支持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与窦性心律时相比非常重要。图5为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图6为典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图5.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绝对不均齐,QRS宽大畸形且宽窄不一。

图6.典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QRS波群宽大畸形,V1导联可见散在的p波(箭头所示),房室分离。

5.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与室内差异性传导

前者因预激程度不同,QRS波群的宽窄不等,在同一导联的起始向量一致,而且粗顿(δ波),而后者的QRS波群的宽窄差异不大,且起始向量锐利,宽的QRS波群见于长RR间期之后的短周期。图7为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图8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

图7.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绝对不均齐,QRS宽大畸形且宽窄不一。

图8.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相关链接

1.房颤的定义、流行病学

2.房颤的心电图诊断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雪萍┆美编柴明霞┆制版田新芳↓↓↓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dxzb/9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