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范钧去上海出差的次数比往常更多了。
除了例行会见广告客户,他正在为一项重要的合作做着最后的准备——与东方梦工厂成立合资公司,开设一个专门为中国年轻观众提供视频内容的互联网频道。
这可能是范钧的年度任务清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与东方梦工厂这样的大公司合作,对于他和他创办的公司万合天宜,都意味着进入一个更大的舞台。
大部分人对于“万合天宜”的第一印象,都来自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片头那个白色的logo。
这部由优酷和万合天宜联合出品的网络剧,在年推出以来就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视频内容,两季(包括贺岁篇)累计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5亿次,平均单集播放量超过万次,而片中的主角王大锤,一个表情呆滞、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乐观主义者,则迅速成为了新的网络偶像。
与其它走红的网络剧不同,“万万效应”并没有停留在每周二剧集更新时网络流量的激增中,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我只想安静地做一个美男子”、“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这些片中的台词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包括“叫兽”易小星、“老湿”、白客等主创人员的微博粉丝数都超过了百万,并与观众进行着频繁的互动;年轻人们也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剧中那些有趣的广告植入,王大锤那一幅没睡醒的表情,以及他和孔连顺(孔女神)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
当《万万没想到》从一个走红的网络剧,变成了一个年轻人乐于持续消费和讨论的互联网视频产品时,它引起了在中国颇有野心的东方梦工厂的注意。
“东方梦工厂找到我们,希望在互联网上做一些供本土年轻人消费的内容,针对15-20岁的人群,偏女性的题材,这也正好是我们想开拓的领域,所以双方谈得比较顺利。”范钧告诉《好奇心日报》。
与几个月前的三缄其口、小心翼翼相比,当他再次坐在北京的办公室中与我们谈起此次合作时,范钧变得更有底气,同时也更加兴奋。
“我们会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找一家视频网站合作,在上面开设一个专门的频道,整个(合资)公司几十个人都围绕这个频道创造和运营内容,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公司。”范钧说。已经有五档节目处于筹备中,包括一档将梦工厂的动画技术与真人实拍相结合的节目。东方梦工厂拒绝对此次合作发表评论。
范钧特别提到了YouTube上的AwesomenessTV频道,它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在YouTube上的总点击量超过了11.7亿次,今年5月份被梦工厂动画以万美元收购。
越来越多像AwesomenessTV这样的专业频道正在出现,YouTube已变成了新一代的电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由用户生成内容(UGC)向专业视频制作者制作的内容(PGC)转移,像万合天宜这样的视频内容供应商能为视频网站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AwesomenessTV制作的节目是Youtube上最受青少年喜爱的视频之一)
万合天宜也试图在视频网站平台上聚拢更多的人气,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每一集的《万万没想到》最后,其中一位主创都会提醒观众“点击屏幕下方的按扭订阅万万信息”,这通常都是整集内容中演员表情最为严肃的时刻。在第二季中,这个“优酷出品”的按钮被另一个名为“万万没想到”的按钮取代——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万合天宜频道化运营的一种尝试,已有万人订阅了这个频道。
万人的订阅,超过15亿次的播放,广告主们会从销售人员口中不断地听到这些诱人的数据。对于迫切地想要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广告主来说,他们的想法也更为简单——投那个最火的。
优酷出品《万万没想到》的制片人袁玉梅告诉《好奇心日报》,刚刚结束的第二季整体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万,高于外界之前所说的万,同时也是第一季的3倍。
万合天宜目前有一个不到20人的广告销售团队,两个总监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负责不同类别的客户,游戏、互联网电子产品、快消是三个最大的品类——根据优酷后台的数据,《万万没想到》的男性观众比例超过了60%,所以最先吸引了男性品牌广告主的投放。
现在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万合天宜与梦工厂想要建立一个针对年轻女性的互联网频道了。两家公司都希望能吸引不同类型的广告主——尤其是那些针对女性的国际大牌,并建立起自己在年轻女性消费者中的影响力。
(《万万没想到》第二季中出现了《热血高校》这样男性荷尔蒙强烈的题材)
一些变化已经在发生。
在第二季《万万没想到》某几集的开头,会出现几秒钟主创人员在剧场模样的活动现场,带领台下几千人一起高喊万万没想到口号的场景。这些视频来自“万合天宜青年理想交流会”现场,这是万合天宜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校园交流活动,目前已经办了5场。
每场的阵势都不亚于大牌明星粉丝见面会。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队伍就已经排的很长,不少学生手中拿着《万万没想到》的周边产品:小说、明信片、海报,或者两三个人聚在一小块手机屏幕前温习之前的剧情。主创出场以及游戏环节都会伴随着着全场尖叫。
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的线下活动团队也从最初的1人增加到了现在的5人。“交流会”的安排大体上会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万合天宜通过微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