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6日,南宁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南宁地铁进入5.0时代。近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发布“地铁改变城市——南宁地铁5.0时代”纪念特刊,其中第20版《匠心勘察设计逐梦八桂大地》,对中铁六院集团十余年来参与南宁地铁建设的历程进行了专版报道,文中以“侦察兵勇探地下环境”为题,对勘察院近年来在南宁地铁2至5号线、3号线南延以及市郊铁路机场线、武鸣线工程勘察工作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坚守初心的匠心精神,以及在水下隧道勘察、岩溶勘察等重难点领域的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进行了专题介绍。
下面,为您分享全文
——“侦察兵”勇探地下环境?
建设地铁如同建造摩天大厦,基础打得牢,大厦才站得稳。地质勘察是地铁工程后续设计施工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地铁线路经过的地方,不管环境多么险恶,都能看到地质勘察“侦察兵”默默付出的身影——这是中铁六院人对勘察初心的坚守,对地铁建设事业的执着。
凭借在隧道领域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自驻邕伊始,中铁六院便承担了南宁地铁2号线最大的勘察标段业务,并依靠良好的服务和质量口碑,参与了南宁地铁后续所有线路的勘察工作,其中3号线、5号线两穿邕江的过江隧道勘察业务均由中铁六院承接完成。水下隧道勘察难点在于水面环境和水文条件复杂、隧道上覆岩土层薄、施工风险大。中铁六院依托长期积累的勘察经验以及严格的安全管理,顺利完成水下隧道勘察工作,且参与南宁地铁勘察工作十年来,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
岩溶勘察一直是工程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南宁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在地铁4号线范围内存在大量岩溶发育区,地铁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地面沉降、塌陷、突泥、涌水等一系列工程危害。”据中铁六院一名一线管理人员介绍,在4号线的勘察过程中,中铁六院积极试验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微动和三维矢量流速流向测定,在南宁均为首次使用,中铁六院微动技术水平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外,中铁六院实践总结出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形成岩溶区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了岩溶探查精度,为地铁后续设计与施工保驾护航。
★
★★★
★
稿件来源:一分院袁延斐
编辑排版:薛静
编辑审核:张晨晨
审核:宋红磊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