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和国家环境局环境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年4月至6月,新加坡实施限制社交距离等新冠病毒限制措施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当地登革热感染水平上升37.2%。
研究人员认为,新加坡登革热病例的增加与新冠病毒阻断措施的实施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在实行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新加坡约95%的工作场所以及所有学校和娱乐设施关闭,人们开始居家办公,而登革热病例在当地一般通过住家而非职场传播。
登革热疫情期间,新加坡展开全国大灭蚊行动图源:天下财经新加坡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梁浩楠说,在4种登革热毒株中,年最活跃的登革热3型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在新加坡占据主导,面对病毒变异,民众缺乏免疫,感染基数大,传播快。此外,疫情期间的封锁隔离措施,也助长了蚊虫的繁衍生长和病毒的传播。
新加医院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当所有人都被困在家,蚊子就有了机会,有了大量的虫卵和感染,医院床位变得紧张,因为很多感染登革热的患者都需要入院治疗,他们可能还需要输血,但是,疫情之下,很多人都不愿意献血,这样就形成了双重打击。
年,新加坡登革热感染病例为例,死亡32例,皆创历史新高。为此,新加坡卫生局展开全国大灭蚊行动。
来源:联合早报网、央视财经
编辑:黄昀昀
审定:林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