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命题作文如何破解积累素材有感而发

泉州市学生记者团

“作家进校园”第40站

走进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

2月24日下午3点10分,一场气氛热烈的文学讲座正在西隅中心小学小礼堂举行,主讲人是鲤城区作家协会主席吴晓川。此次文学讲座是泉州市学生记者团“作家进校园”第40站活动,也是年春节后第一场。活动当天,天气阴冷,大雨不断,但学生记者们依然热情高涨,从各个班级涌到小礼堂。

讲座中,吴晓川就学生如何提高文学素养,如何提升作文成绩,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条分缕析地展开分析。“大家一定要热爱写作,把写作当成快乐的事。只有保持对写作最大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好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写作源于生活,尤其是大家所生长、生活过的熟悉的地方。当然,我也希望大家有机会出去走走,开阔视野,丰富写作内容。”“多阅读,名著、作文选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练笔,一有灵感或者感悟,就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勇于多多投稿,多参加一些征文比赛,让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记者们认真听课,而且详细地做着笔记。

讲座第二环节,吴晓川和在场的学记展开互动,回答学记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老师,写作是不是您消除疲劳的方式?”“请问,您喜欢华丽的语言,还是朴质的文字?”“老师,我们怎么选择文学书籍?”对于学生记者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吴晓川都给予详尽、耐心的回答,并且把自己的诗集赠送给这些勇敢提问的人。

作家介绍

吴晓川:供职于某政府机关。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泉州市作协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鲤城区作协主席。获全国、省市文学征文奖数十次。已出版散文诗集《与山对坐》、诗集《面朝大海》。曾参加全国第九、十届散文诗笔会。

校长寄语

郭丽萍西隅中心小学校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读书中拓宽视野、丰富学识、提升品位;更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抒怀。百年西隅,以阅读打造学生人生底色,以阅读构建学生强大的内心体验和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感受生活、健康成长!“阅读与写作”成为我校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特色教育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学记感悟

★有人爱打球有人爱写作

□学生记者朱圣杰(西隅中心小学五年级)

随着一阵阵掌声的响起,我们迎来了作家吴晓川,他给我们讲述写作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人爱打球,有的人爱下棋,而他爱看书,因此也爱上了写作。

他还告诉我们,写作时要认真思考、快速下笔,还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将书中一些好词好句运用到写作中。

最快乐的互动环节开始了,吴作家回答了一个问题就送出一本书。大家踊跃举手,可他迟迟没叫到我,让我甚是郁闷。不过,此次所学不少,不虚此行!

★把写作当成乐趣

□学生记者郭芷娴(西隅中心小学六年级)

今天,著名作家吴晓川到了我们学校进行讲座。小礼堂里,座无虚席,同学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吴老师,准备洗耳恭听老师的谆谆教诲。

要想把作文写好,首先得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把它当做是一种乐趣。在写作时应多多思考,要懂得观察,从生活中捕捉题材,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一些有趣的事记下,写成日记、作文。过些日子翻翻看,会很有成就感。如果可以动笔再次改一改,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课外,要多读多记,读书,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四大名著,作文书……都是帮我们提升写作能力的好帮手。在看书过程中,好词好句尽量记在脑袋瓜里,平常写作时,它们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相信,上完这节课,我的写作能力,必会大大提升!

★令我茅塞顿开

□学生记者郝苑琪(西隅中心小学六年级)

阴雨绵绵的星期五下午,外面虽分外阴冷,学校的小礼堂内却是温暖的气氛。今天,我们学生记者团的成员们有幸参加泉州市名作家吴晓川老师的写作知识讲座,老师专业的指导和学记们踊跃的发言,令我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吴老师讲到了令我最头疼的一点,就是遇到命题作文怎么办。这一问题对平日作文水平在班级排前的我来说,也是无法解决,只能摇着笔杆子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吴老师教的办法让我彻底解决了这个“大难关”。吴老师说:“写作时,一般有感而发的文章,比命题作文更为真实。例如游览我们泉州的名胜古迹时,可以随手记下风景的美丽和自己的感受,从而积累成命题作文的题材。许多名作家在写作中的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如:作家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带有家乡浙江水乡绍兴的特色;《边城》作者沈从文先生在书中描写曾经生活过的川湘交界边陲小镇……”吴老师的专业指导令我茅塞顿开,相信在接下来的写作历程中,我的作文会写得越来越好!

★问得刁钻答得精彩

□学生记者蒋澜(西隅中心小学四年级)

今天,泉州市学生记者团邀请泉州市知名作家——吴晓川给我们学生记者举办写作讲座。写作困难、逻辑混乱、语言平淡是我的通病。我想通过听讲座,认真学习,提高写作技能,改掉作文“贫血”的毛病。机会来了。

吴作家戴着一副眼镜,一副斯文的样子,身材不高,没有威猛的外形,没有霸气的气质,给我的第一感觉——平易近人。我想我来对了!

讲座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颠覆了我以前的看法。吴作家一站到讲台上,立即变了个人似的,出口不凡,引经据典。从写作的兴趣培养,到课外的书籍阅读,从写作的逻辑安排,到文字的修饰……他的语言时而幽默,时而华丽,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铿锵高扬,我们如痴如醉,被紧紧地吸引住,生怕漏掉一句话。

最难忘的是提问阶段,同学们频频举手,吴作家拿出十八般武艺,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问得刁钻,答得精彩。没有轮到提问的同学急得抓耳挠腮,连连叹息机会的失去。

一个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地结束了。真希望时间慢点走!

文章来源:《东南早报·教育周刊》

记者:黄东阳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zbzl/600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