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萱主任医师
医院心内科专家
简介:从医30余年,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年来,从事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临时和永久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多次独立承担中央重要领导人的健康保健工作。承担过中央保健局、上海市卫生局资助的临床科研课题,为第一责任人,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老年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临时和永久性起搏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坐诊时间:每周四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对于患者咨询“早搏是心脏病吗?检查出早搏需不需要治疗?”这个问题,杜萱医生表示:“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早搏并非非治不可,查出原因是关键!”
编号:PIC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杜萱医生谈到,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也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两大类。不伴有心脏病的称为功能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则称作器质性早搏。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博。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生理性早搏多由神经紊乱、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更年期、饮食不节制、起居不规律、消化不良、过度饮酒及吸烟或浓茶、咖啡等引起。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与忧虑有关。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亢性心脏病等。
早搏并非非治不可
杜萱医生提醒:发现早搏者,可请医生查出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
编号:PIC
对于偶发早搏,非由疾病引起,因对血液循环影响不大,一般不必治疗。
频发早搏,尤其是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甚至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危险的,应注意治疗。
对可治可不治的早搏,医生应正确判断早搏风险,帮助患者做出恰当选择。如果患者较年轻,心脏状态好,即使早搏次数较多,也可以先不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如果有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家族史,或早搏伴晕厥和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等情况,可能24小时早搏仅几千次,也需要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性早搏,患者无法忍耐,影响生活质量或者产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者,可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室性早搏。
不频发、症状不明显的早搏患者不建议进行射频消融。
杜萱医院周四坐诊网络预约通道:
或是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预约
更多心胸疾病问题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