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首趟直达乌克兰中欧班列30日发车
5月30日,伴随着汽笛轰鸣,“广州-敖德萨”中欧班列从广州白云大朗铁路货运站启程,将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俄罗斯等国,约25天后抵达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乌克兰第四大城市敖德萨。此次行程全程约公里,是我国华南地区首趟直达乌克兰的中欧班列,也是中国首列开往敖德萨的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具有效率高、路线广和全天候的独特优势,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作为陆路运输通道的“钢铁驼队”,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畅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物流通道。此趟班列满载着个标准集装箱的割草机、电饭锅、茶叶等货物,货重约吨,货值万元人民币,是今年自广州大朗开行的第54列中欧班列。
“乌克兰当地居民对茶叶的市场需求量不小,但由于当地气候条件等影响,茶叶基本依赖进口,这次广州中欧班列首次运送中国的茶叶出口,体现了广州中欧班列出口商品类型随着班列线路增加而日趋多元,越来越多‘广货’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监管科副科长康淇介绍。
为推动广东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交流,广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0条措施,拓展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模式,支持中欧班列物流链条延伸至珠三角更多地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指导企业扩大中欧班列的贸易范围,多次联合地方商会、周边海关和运营企业宣传推介,助力珠三角传统商品、特色商品、优势商品出口。
“从年广州中欧班列运载货物情况来看,经中欧班列出口电子元件等机电类产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迅猛,机电产品增长了2倍多,纺织服装类产品增长接近2倍。”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乌克兰与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此次“广州-敖德萨”中欧班列的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黑海开辟了陆海新通道,也为推进中乌商贸互联互通、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合作注入了新动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好消息!铁路跨境运输再提速,南宁至河内“一日达”
广西铁路跨境运输再提速。5月30日上午,一趟中越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这趟班列共12车、24标箱,满载电子元件、机械配件、布料、卷纸等产品,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完成了通关手续后,经凭祥口岸出境,预计24小时左右运抵越南河内。这也标志着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运营。
据介绍,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承担南宁国际铁路港办理进出口业务报关、查验职能。项目占地亩(海关围网面积亩),建设“六进六出”通道卡口,设置30个查验平台平方米门式钢架查验库,4个进出口集装箱存放区及检疫处理器材库,平方米出口监管仓,总投资约2.4亿元。设计通过能力为60万标准箱/年,查验能力为6.5万标准箱/年。
邕州海关副关长王红斌介绍,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启用后,企业利用货物在铁路港集拼和列车编组的时间段,完成报关、查验、转关等海关监管手续,做到海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海关通关时效层面实现“零等待”,预计可为班列的整体运行时间节省72小时。这既能提升中越班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对广西铁路运输进出口在通关时效、运输成本、服务配套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进一步分流公路运输压力。
据介绍,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中越班列开行数连续3年实现增长。截至5月30日,中越班列年已开行列,同比增长72.6%。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正式运营,显著提升了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助推中越班列加大开行密度,助力铁路跨境运输再提速。(来源:南国早报)
首列乌鲁木齐—霍尔果斯—莫斯科中欧班列出境
记者从乌鲁木齐海关获悉:5月28日,首列乌鲁木齐—霍尔果斯—莫斯科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该班列搭载41个集装箱,装载3.5吨番茄酱,自奎屯西始发,驶往俄罗斯。
自5月26日全国首趟武汉—阿拉木图中欧班列开行后,此次开行的班列又进一步丰富了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线路,目前线路数已增加至26条。
我区某外贸企业经理刘凯表示,截至目前,企业今年已出口番茄酱1.4万吨,贸易额.9万美元。近期番茄酱海外市场需求量增大,过去传统的出口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该线路的开行为企业开辟了出口新路径,也吸引了很多新客户。
“番茄酱是新疆特色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也是新疆红色产业的代表性产品。为了保障产品顺利出口、快速通关,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我们实施7*24小时预约式通关,还落实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减少产品在出口环节等待时间。”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马飞说。(来源:天山网)
“锦州—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开通
5月28日,“锦州—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在锦州港站启程,该班列的开通将为“东北陆海新通道”沿线地方政府打造一条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出口通道。
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锦州港相继开通了“俄罗斯—满洲里—锦州港”“俄罗斯伊尔库茨克—锦州港—广州”等中俄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此次开通的“锦州—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运载了总货值约万元的轿车(成套散件)、光纤光缆、日用百货等产品,预计耗时15天至20天后抵达俄罗斯最大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铁路场站,节省了近一半时间,有效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为本地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
据介绍,今年2月,锦州等六市(盟)共同组建的“东北陆海新通道”沿线地方政府协作联盟正式成立。在锦州港中转的货物,可以搭乘“锦州—海南(洋浦)”“中国·锦州—俄罗斯”等航线,更加快速地融入“一带一路”大动脉的循环。而“锦州—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开通后,锦州港将充分发挥锦州区位及航线网络优势,积极开拓运输市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力组织双向货源,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稳定高效的国际货物通道。(来源:东北新闻网)
滇越米轨中亚班列开行突破列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5月30日,中国开远至越南海防间的米轨中亚班列开行突破列,实现跨境货物运输近万吨,加速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有力助推了疫情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依托百年滇越米轨铁路优势,建立米轨中亚班列跨国货运品牌。年12月,在中越双方铁路、海关、企业等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下,首次实现以班列化形式开行国际货运列车。
滇越米轨铁路,自越南海防港向北延伸,连通云南省会昆明,是中国第一条跨境铁路,也是目前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最便捷的出海陆路通道,先天具有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优势。
相较以往的运输方式,中亚班列采取固定装车地点、运行线路、列车车次、到发时间、运输价格的五定班列方式,打通了中南半岛快速运输通道,在中国与越南、柬埔寨、老挝、土库曼斯坦等国间实现了“重去重回”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亚班列曾短暂停运,在中国铁路昆明局与越南铁路方共同努力下,通过双机推挽方式,在降低列车开行频次的同时,提升单趟列车的运力,保障了疫情影响之下的整体运量稳定。
据统计,3年多来,米轨中亚班列开行已达列、运输货物近万吨,其中进口硫磺60.6万吨,出口化肥56.8万吨,货物通关比例基本实现持平。
为保障班列正常开行,有序运输,中国铁路昆明局山腰国境站与越南铁路方采取固定交接人员、对参与联运的中越双方全体人员进行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外防输入性感染;每日对站区职工测温排查、对活动区域消毒通风,并在各作业点配发防疫物资,确保中亚班列稳定开行。(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