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召开年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平安建设等政法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政法工作成效。
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志军通报了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和战果、平安桂林建设情况。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朱永辉,市中级法院院长陈敏、市检察院检察长林鼎立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通报了今年平安建设和本系统政法工作重点及年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效。
市司法局局长诸葛旸和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初刚分别通报了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平安建设情况和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情况。新闻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时曦主持。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积极应对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平安桂林、法治桂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盯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打击整治。
紧盯黄赌毒、盗抢骗、电信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创新构建现行案件侦破、命案积案攻坚“一把手”工程打击犯罪新机制,现行案件破案率攀升至45.76%;八类严重暴力犯罪、传统盗抢骗、万元以上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分别达到89.04%、44.07%、36.36%,创历史新高,侦破10年以上命案积案25起,抓获命案在逃人员28名。
以灵川县八里街等治安乱点区域整治为切入点,重拳出击整治乱点区域治安问题。经整治,八里街区域刑事警情环比下降50%左右,破案率环比上升45%。片区集中整治模式拓展至象山区平山西片区等治安乱点区域,效果进一步显现。在年工作基础上,持续推动个城中村和多个无物业小区治安整治三年行动,整治后的村、小区治安刑事警情均下降60%以上,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形成“治安星级评选”长效机制。始终将23万高校师生、95万中小学师生安全放在平安桂林建设重要位置,抓实抓牢,持续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协调解决了一大批影响高校、中小学校园师生安全的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系列综合治理,全市的社会大局稳定,没有发生暴恐案件和重特大的案事件,群众的安全感从年的86.85%提升到年第三季度的98.26%。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桂林建设。
针对市域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市委决策从10月至年底,集中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对涉及社会大局稳定和事关民生的9个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配套开展9个系列整治行动。
对所幼儿园、中小学校进行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配备专职心理老师73名,兼职心理老师0名,对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情况摸底,排查出涉校园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个。
查处吸毒人员人次,强制戒毒人,查处涉毒场所16家,破毒品案件35起,缴获毒品.78克,对在册吸毒人员全面开展毛发筛查。
排查个人极端案事件风险隐患件,建立红、橙、黄、蓝四级预警动态管控机制,进行管控化解。
开展整治网络电信诈骗专项行动,抓获人,刑拘人,反制处理诈骗信息条,预警诈骗对象人。
开展黄赌治安问题整治,捣毁卖淫窝点、赌博场所一批。
开展整治传销集中行动99次,对个场所进行逐一清查,捣毁传销窝点42个。
清查整治酒驾起,国省道10类重点违法起,农村地区重点车辆超员、违法载人起。
对全市家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处。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1家,发现隐患32项,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改。
始终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奋勇冲刺。
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至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坚守政治责任,市委书记、市长挂帅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会议,谋划时段重点工作,协调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查办。领导小组副组长都分别挂牌督办重大涉黑恶案件,确保不枉不纵,不降格处理。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11个、涉恶犯罪集团27个、涉恶团伙15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起,刑拘涉黑涉恶人员人,逮捕涉黑恶犯罪人员人,冻结、扣押、查封涉案资产11.79亿元;七类涉恶案件立案起,刑拘涉案人员人,逮捕人。
今年1至11月,全市七类涉恶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2.47%,连续三年大幅下降。
检察机关共批准(决定)逮捕涉黑涉恶案件件人;起诉涉黑组织案件26件人、涉恶案件65件人。
审判机关共判决涉黑组织案件29件人,判决涉恶犯罪集团案件和团伙59起人,判处罚金8.14万元,追缴违法所得.83万元,连续审结了李佳、李兴勇、文岗、古咏等一批社会高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