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人群缺钙的表现
夜惊、夜啼、烦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腿软、抽筋、体育成绩不佳、疲倦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感冒、易过敏。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过敏等一系列问题。
小腿痉挛、腰酸背痛、关节痛、浮肿、妊娠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
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等。
身体各部位缺钙表现
1.大脑缺钙:神经不稳定,做梦,易醒,磨牙,睡眠质量差。孩子易惊,睡眠中后脑勺出汗,咬嘴唇,易哭,枕秃,尿床,个矮。
2.牙齿缺钙:塞牙,牙齿稀疏,龋齿,牙齿断裂、早期脱落。
3.心脏缺钙:心率失常,心慌,心悸,早博,冠心病的发生。
4.气管缺钙:痉挛导致干咳无痰。
5.骨头缺钙:腰酸背痛、关节痛、骨头痛,骨刺,怕风,关节响声,变矮。孩子个矮,X型腿,O型腿。
6.手缺钙:不运动、不热手心也出汗。
7.肠子缺钙:纤维素够也照样便秘,肚子涨。
8.子宫缺钙:痛经
9.肌肉缺钙:手足抽筋,腰背酸痛,肌肉痉挛,手足麻木。
10.中小动脉缺钙:血管痉挛引起血压高,贫血、糖尿病,高血压、血液混浊,动脉硬化。
11、神经系统缺钙:晕眩、癲痫病、帕金森症、失眠、精神病、歇斯底症、发烧。男女脾气大,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都反应慢!
12、皮肤缺钙:皮肤过敏,皮炎,皮质硬化,粉刺,黑斑、粗糙老化。
13、体质酸性化倾向:并发慢性病,抵抗能力减弱!
14、眼睛耳朵缺钙:老花眼,近视眼,白内障,耳鸣、耳聋。
缺钙的原因
缺钙一般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大多数都是因为后天因素造成的。
1.食物的含钙量不够。我们每人每天需要摄入毫克的钙。而每天正常食物的摄取量只有毫克左右,那毫克就需要我们通过外源摄入足够的钙,来维持正常的代谢。
2,喝咖啡会导致钙的流失。
3,酸性饮料腐蚀牙齿,牙齿属于骨骼,钙容易流失。
4,喝酒会导致性激素降低,肾功能降低,肾阳不足,易造成骨质疏松。
5,口味重也会导致钙的流失。
6,户外运动太少,钙必须通过阳光的照耀才能产生并沉积在骨骼上,没有阳光的照耀,骨质就容易疏松。
7,乱用激素,激素能调动肾阳,把元阳用没了,就会元阳亏虚,命门火衰,人就完了,一旦肾寒的话,肾主骨生髓,容易造成股骨头坏死和塌陷,所以我们不能乱用激素,人体的元阳是父母给的,是先天之精,如果给用没了,人的寿命会短。
8,避孕药,也可以造成骨质疏松。
9,甲状腺功能障碍,往往缺钙的人也比较多。
10,还有就是怀孕或者产后的妇女,她们骨质疏松的人也比较多。
如何补钙?什么时间补钙最合适呢?
20岁以前
我们的骨骼在20岁以前沉积速度最快,20岁时基本上达到最高骨量的90%以上,大约到30岁达到骨量的最高点,到此骨量积累停止。
年轻时的峰值骨量越高,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越小。
对策:
1.必须教育孩子不偏食挑食,饮食结构均衡,加强骨骼方面的营养。
2.少吃盐可防止钙流失。研究发现,三餐中的吃盐量过多,不仅尿钙量会增加,骨骼中的钙流失也会增加。
3.加强锻炼,要让孩子跑起来跳起来,比如鼓励孩子睡前每次做跳绳运动20分钟,跳绳也是促进儿童长高最好的运动。
30岁:孕妈更得补钙
生一次孩子,骨量流失约10%;生的孩子越多,越容易骨质疏松。
有的女性在哺乳后出现牙齿松动、腰背酸痛、足跟痛等“月子病”,哺乳期缺钙也是原因之一。
年轻时的峰值骨量越高,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越小。
对策:
1.妊娠、哺乳期的妈妈要坚持每日补充钙,多食蛋黄、鱼、肉、豆类、菜花、紫菜等食物,加强促进钙的吸收。
2.在补钙期间要多晒太阳,户外适当运动,做产后保健操,促进周身骨骼骨密度恢复,增加骨硬度。
50~60岁:骨量丢失最快
女性一旦进入更年期,就踏上骨质疏松的路了,这与人体钙的流失紧密相关。
日本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女性40~50岁时,绝经前每年骨量只丢失0.3%~0.5%,十年丢失3%~5%,到50~60岁,绝经这十年,就会丢失20%~30%。
这是因为,雌激素对女性骨骼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明显下降,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尽管如此,但骨量流失很少有症状,自己很难发现。
对策:
1.绝经后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骨密度偏低或者每年骨密度明显减少,要适当补充钙剂。
2.在绝经最初的3~5年内,要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除了补充钙剂,日常还要多吃海带、深绿色蔬菜、豆类、虾皮、芝麻、杏仁等含钙量的食物。
60岁后:防摔倒
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最严重也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骨折。
一旦骨折,卧床休养一个月骨量就会流失10%,同时开始出现肌肉萎缩,运动能力下降,这对于骨量原本就存余不多的老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对策:
1.老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或乘坐颠簸的车辆时,应该用手扶住腰背,这样可以减轻脊柱和椎间盘的突然受力,预防骨折。
2.运动是最好的“钙片”,除了普通的钙剂补充外,老人不妨适当地多走走路。
正确补钙时间
最佳补钙时间———睡前
一天中骨骼对钙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时间是在夜间。
如果有睡眠中抽筋的情况,则更加推荐在临睡前补充钙,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
最佳吸收时间———餐后一小时
这个便于胃功能不好的朋友吸收钙,胃酸有利于钙的降解和吸收,但是在进餐时补钙,会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下降而造成浪费,餐后1小时左右,就能更好保证钙能被充分的利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