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嘱患者卧床休息。
(2)监测体温,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三天。
(3)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抗炎对症治疗,30分钟后复测体温,做好记录。
(4)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保暖。
(5)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时,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6)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嘱多饮水。
(7)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尤其是进食前后漱口。
(8)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
END
▼
乐自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