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7月份的尾巴,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团队在JAMA子刊上发表了针刺辅助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临床试验报告,研究证实循经取穴组针刺可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发作程度。书生在敬佩、羡慕之余,开始阅读文献总结针灸辅助治疗心系疾病的相关知识分享给大家。
先来说针灸辅助治疗心系疾病的文献中,研究内容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早搏、心肌缺血、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心肌炎等,我们主要说说下面两个最常见的心系疾病:
冠心病
全名有点长,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我们所说的心绞痛、心梗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主要表现为胸痛憋闷、心悸气短,小发作时患者自觉胸闷或胸痛,时间较短,严重的会感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平卧,疼痛还会放射到左肩或左臂内侧;如果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那就真的要命了。针灸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已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得以证实,其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的机理研究包括微循环、心血管活性物质、抗氧自由基作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角度。
心律失常
正常的心脏功能依赖于心脏电活动的高度敏感性和协调性,最高起搏点是窦房结,我们经常看见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心电图诊断里写着“窦性心律”,以后就知道这个诊断是说我们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传导都是正常的。无论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还是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都会造成心律失常,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早搏等。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心率慢的可以调快,心率快的又可以降下来,显示出了针灸独特的双向调节心律的作用。说到针灸的双向调节,不禁让书生想起针灸既可发汗,也能止汗,既可通便,也能止泻,既可治疗小便不通,也能治疗遗尿,是不是很厉害。
再来说说,我们心系疾病患者在已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针灸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比如自己感觉心慌胸闷的时候,学学怎么利用针灸知识帮到自己。
一按内关穴
治疗心系疾病第一名穴——内关,在前臂内侧面,内脏的关卡,总管人体阴气,归手厥阴心包经,络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脉,与三焦经的外关穴总管人体阴阳气机的平衡。《灵枢·终始》说:“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随着年龄增长,阴气渐增,凝滞、下沉、静息,当阴气闭塞于心包时,局部气血则运行不利,而致心脉失荣和不通,产生胸痹心痛,开内关是大家的急救法宝。
二灸心俞穴
心俞顾名思义是心的背俞,位于背部,心气通过心俞输布至足太阳经。有研究证实温针灸能明显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改善患者静息心电图ST段、T波,认为温针灸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三贴膈俞穴
膈俞穴,位于背部,膈者,心之下,脾之上,横膈是也。心主血脉,精微物质在心化血;脾主运化,主统血,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血在心脾交界膈俞处汇集,气化注入多血少气之膀胱经,因而膈俞又称血会。用中药外用贴敷于膈俞穴,对心系疾病患者有祛瘀化浊、养血生血的功效。
四常揉足三里
最有名的强壮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足阳明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转枢化生万物,化生气血。临床上足三里可治疗各类疼痛,如果是心绞痛患者可以经常按揉足三里,通过其益气的功效,而达到行血、化瘀的目的,发挥远治作用。
看完这一篇,大家有没有觉得针灸像个宝藏一样,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学习,以后书生还要陪你一起继续读书挖宝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