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前往开元寺采访发现,照片上的这尊“吹哨人”雕像位于仁寿塔西侧,镌刻于南宋时期,迄今已历经近年的风雨洗礼。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年),寺庙规模宏大,拥有宏伟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镇国塔、仁寿塔分别建成于南宋淳祐十年(年)和嘉熙元年(年),双塔皆为平面八角套筒结构、仿木五层楼阁攒顶式建筑,后来这双塔更被视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性建筑。
双塔被视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性建筑(弘楷供图)据泉州开元寺弘楷师介绍,网上发布的“吹哨人”雕像位于西塔(仁寿塔)须弥座束腰西侧的转角处,原是一位托塔力士。其形象惟妙惟肖,虽身负万斤石塔,却依然能从容不迫地将右手姆指、食指吮于口中,作出吹哨状。“想必见过它形象的人,一定会在人性深处听到那悠扬的哨音。”“吹哨人”雕像位于转角处(弘楷供图)据悉,开元寺东、西双塔从上到下雕刻着大大小小多尊佛教人物或祥兽、花卉等。这是前代所没有的,在全国众多塔林中也很少见。它们代表着一种新形式的佛塔装饰样式,其装饰面积之大、装饰手法之细腻,体现了闽南浮雕装饰艺术的顶级成就。两塔立面由下而上由须弥座、塔身、塔盖和塔刹组成。塔身上浮雕的面积随塔层的升高而有规律地减小,这些浮雕都是经“捏、镂、摘、雕”等多道工序才创作出来的。类似“天王”、“力士”等神话人物的形象,古代匠师用极其朴实、细腻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出来,常带有深沉豪迈的气概,令人回味无穷。
东西双塔上的浮雕工艺高超(弘楷供图)
至于那尊“吹哨人”力士雕像,有泉州网友评价它“忍辱负重,吹响自强不息的集结响哨,召唤众人鼎力前行”。这与现代“吹哨人”发现弊端、揭露真相,勇敢引领世人去遇见曙光的精神本质,当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关链接你知道吗?东西塔还藏着这些秘密
萌版“猴行者”紧挨唐三藏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未出炉,泉州开元寺东西塔上的南宋浮雕就已显现西游记人物。记者研究并印证,西塔第四层,汇集了宝相庄严的男相观音,光头大耳唐三藏,持大刀猴行者,以及幻化成取经龙马的东海火海太子……难怪上世纪80年代,有日本学者考证孙悟空生在泉州。
东塔第二层,亦有唐三藏与猴行者,俩人“同框”。
唐三藏与猴行者
惜地藏菩萨浮雕面容已失
东塔第四层,地藏菩萨面容已失去。这和上世纪90年代版的《泉州东西塔》里刊载的图案是一样的,证明很早就损毁了。
在地藏菩萨身边有一只谛听。
地藏菩萨身边是能辨别真假美猴王的谛听
谛听乃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中有详述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悟空和六耳猕猴去找地藏菩萨辨真假的时候,被他的坐骑“谛听”分辨出来了。
本文为泉州晚报社原创稿件,版权属于泉州晚报社,不得转载。来源:东南早报综合泉州晚报、泉州影像
记者:吴拏云、朱彩云
编辑:庄珊珊
点亮小花
向“吹哨人”致敬!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