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鲤城区实验小学笋浯校区学生记者走进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记们跟着讲解员,一览泉州非遗魅力。
展馆里不仅有石雕、花灯、纸织画等泉州非遗传统美术项目,还有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泉州传统音乐、曲艺,以及德化瓷、金苍绣、等泉州传统技艺等项目。学记们置身于异彩纷呈的非遗“大观园”,通过纷繁众多的非遗展品和介绍,上了一堂非遗文化课。
#魅力无穷的非遗馆
□学生记者周锦琳(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一进非遗馆,里面的一切吸引着每个人。非遗馆里的展品有不仅多,还非常精致,有泉州花灯、德化瓷雕、漆线雕、锡雕、惠安石雕、李尧宝刻纸、永春纸织画、惠女服饰、金苍绣、永春漆篮、石狮通草画、提线木偶等等,里面除了各种非遗展品,还有动态表演。我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欣赏,大家都非常认真,因为这里有太多以前我们不熟悉的传统文化知识。
一个不平凡的下午,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收获满满,泉州市非遗馆真是魅力无穷!(指导老师:施碧云)
#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学生记者潘沛萱(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泉州是东亚文化之都,传统文化丰富灿烂,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泉州市非遗馆了解一下吧!惠安是石雕之都,展馆里陈列了众多精美的石雕作品;接着是木偶头雕刻,每个图案都设计精美逼真,让我们很好奇的是:这是用什么雕刻成的?讲解员揭晓谜底:樟木;而泉州花灯种类繁多,有水灯、挂灯、提灯、无骨灯;记住惠安女服饰特点有一句口诀: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泉州南音、泉州北管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
参观结束,讲解员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需要更多人传承和保护!(指导老师:施碧云)
#传承非遗文化
□学生记者石佳泽(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非遗馆,大屏幕上放映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介绍,我忍不住蠢蠢欲动,想看到展品。进入展厅时,我们都惊呆了。泉州花灯、德化瓷雕、惠安石雕、漆线雕、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李尧宝刻纸、惠安女服饰……琳琅满目的展品,我已经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了,真的太美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和历史见证,请大家多多了解它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而不是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指导老师:王明明)
#非遗之旅
□学生记者叶添辰(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五年级)
一进入大厅,大屏幕映入眼帘,看完大屏幕播放的非遗介绍影片后,我们开始进入主题。每年的元宵节都少不了赏花灯的环节。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水灯、光灯、座灯……令人眼花缭乱。接着,我们来到了惠安女服饰展区,惠安女服饰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成为许多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还知道了惠安女服饰除了漂亮还很实用,如头巾可以防晒……我们还看到了福船模型,了解了福船的神奇构造。
这次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泉州传统文化,希望有更多人来到这个知识宝地——泉州非遗馆参观!(指导老师:郑胜楠)
#感受泉州非遗
□学生记者陈家烨(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五年级)
这次,我们来到泉州市非遗馆,领略这一非遗宝库的风采。一路上,我心里想着展馆里到底有什么。到达后,讲解员先带我们了解了惠安石雕,真的是栩栩如生,鱼只差不会游,鸟只差不会飞。展馆里的花灯也十分漂亮。接着往前走,就是我们最喜欢的“吃”环节。一看到泉州小吃,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面线糊、石花膏、四果汤这些泉州名小吃,我从小吃到大。说到从小到大,我就想到了木偶戏。木偶戏十分有趣,有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表演者需要手指灵活,才能表现出木偶的喜怒哀乐。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我再次感受到了泉州的文化博大精深。你还等什么,快来泉州市非遗馆瞧瞧吧!(指导老师:郑胜楠)
#走进泉州市非遗馆
□学生记者杨成浩(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非遗之旅。展馆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项,实物展示22项,有泉州花灯、德化瓷雕、惠安石雕、漆线雕、锡雕、李尧宝刻纸、永春纸织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惠女服饰、金苍绣、永春漆篮、泉州竹编、石狮通草画、戏剧脸谱和泉港福船等,总共多件展品。你看,泉州花灯五颜六色,德化瓷雕生龙活虎、栩栩如生,惠安石雕形态各异……令人大开眼界。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参观也结束了,这次的参观让我收获满满。(指导老师:施碧云)
#丰富多彩的非遗宝物
□学生记者庄明煌(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五年级)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多彩的非遗宝物:泉州花灯、惠安石雕、永春纸织画、木偶头雕刻等等。这次,我们跟着学记团走进泉州市非遗馆,感受非遗的魅力。
我们边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边观赏各种各样的非遗宝物。听讲解员介绍,展馆有数百件非遗展品,通过各种先进技术,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绽放夺目光芒。众多非遗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花灯展区,只要通过触屏就可以猜灯谜,感受泉州闹花灯的场景,非常有趣。
这次活动让我对非遗有了更多了解,更体会到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指导老师:郑胜楠)
#记录历史、描绘历史
□学生记者陈玉妍(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五年级)
踏进展馆的那一刻,被誉为"石雕之都”的惠安便展现出了“石雕巨作”。石雕可是很考验师傅的刀工技术的。一块石头要先经师傅细细打磨,再用工具不停凿,找出基本样子后,还要进行升华。继续往下走,你会看到李尧宝刻纸,被称为“木偶头之父”冮加走做的木偶头。那你们知道制作木偶的材料是什么吗?是樟木,樟木最大的特点是防虫、防蛀,利于长久保存。不仅如此,展馆里还展示了高甲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南音……在非遗馆,我们见证了泉州传统文化的辉煌和先辈们的智慧。(指导老师:吴琳玮)
#参观泉州非遗馆
□学生记者上官子桓(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泉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的地方,如果你想了解,就来泉州市非遗馆参观吧!我们先来说说戏剧吧!泉州传统戏剧有很多,如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等。木偶戏有提线木偶戏和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戏,顾名思义就是用线操控木偶,提线木偶的线就有30多条,需要演员对高超的技艺,布袋木偶戏则是用手操控。我们接着说南音,当你看南音表演时,会发现椅子前都有一只金狮,你肯定好奇它的作用吧!听我慢慢说:清朝时,泉州南音晋京演奏,为了防止乐器滑落,演奏时,需要跷二郎腿。可是,在皇上面前这样有失礼仪,于是,皇帝就将龙椅下的金狮子拿下来给乐手垫脚,就有了脚踏金狮。
泉州的非遗还有很多,作为泉州人,需要多多介绍家乡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指导老师:谢妙)
?end?
来源
东南早报
编辑
小雪花
泉州学生通
长按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