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航天健康大讲堂早搏是心脏病吗

作为一名医生,在出诊时经常遇到病人提出,“医生,我的心电图有早搏,医生我的心律不齐怎么办,医生我查了动态心电图有几百个早搏,很严重吗,”此时病人情绪非常紧张,生怕危险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早搏,早搏对人体有危害吗?

早搏的定义

早搏又称之为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我们正常的心脏搏动是窦房结首先兴奋,沿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方向传导。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以房性、室性最多见。

早搏的原因

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房性早搏是由于心房部的异位起搏点造成的心脏节律异常,室性早搏是心室部位的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造成的,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为其诱因,也可无明显诱因发作。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早搏病人都合并我们常说的“心脏病”。

早搏的临床表现

早搏可无症状,或者有心慌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引起因心排血量减少出现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心脏查体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所有早搏都需要处理吗?

存在房性早搏的患者,既往认为无需干预,但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并发房颤、冠心病、心动过缓、脑血管意外等风险较高,目前认为如果症状较重,应积极干预(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房早可以应用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或者采取射频消融。室性早搏首先需进行危险分层,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如合并上述情况,应针对病因进行防治;频发室性早搏可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也称室性早搏性心肌病,也需积极治疗。对于危险分层低的室早患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不长期熬夜,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等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早搏的发生。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但如果早搏频繁发作,有明显症状,应在心脏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用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出现室性早搏时建议检查心脏彩超,除了判断心脏功能,检查是否有心脏结构性病变外,评价左心室是否有进行性的增大,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临床研究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随访监测其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尤需谨慎。不适合药物治疗或药物疗效差的病人,室性早搏超过总心搏的10%,可以采用微创的射频消融治疗。至于说早搏是不是心脏病,应该说它是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一个直接的临床表现。但并不是所有早搏都是心脏出了问题,或者需要治疗。但及时干预控制进展是必要的。

作者

心脏医学部申鹰张文昶校

编辑

曹月半

审核

傅冠峰、韩小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xfzb/4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