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体检中查出心脏·早搏的患者,往往忧心忡忡,积极要求治疗。这是由于人们对早搏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对早搏”患者要区别对待,如是功能性引起,则无须太过治疗,着重调整作息控制情绪是关键
对早搏的错误认识
错误一:早搏是心脏停跳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触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窦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区性早搏。无论是哪种早搏,心脏也没有停跳,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ー些,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好像停了一次。会自己触脉的人可以感觉到,早搏后那一次脉搏稍强,这是因为早搏后那次博动的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多,从而代偿了早搏导致的血液博出量的減少。所以,早搏并没有使心脏停跳。错误二:
早搏由心脏病引起
如果用动态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
错误三:早搏越多症状越重,危险性越大
早搏的危险性是由原发病的严重性和早搏是否有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的趋势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多数早搏患者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
一下等感觉。频繁的早搏,オ可能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而很多早搏特别频繁的人有时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任何。比如在升学体检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心电图中有早搏,但这些学生仍然活蹦乱跳,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所以,早搏的多少和症状的轻重与风险没有关系。错误四:有早搏就必须用药消除
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X残、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者,还要倣运动试验。如上述各项检查物属正常,则不需要治疗。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期失眠所致的早搏,应充分解除顾虑,适当使用镇静药,这会有利于早搏的消除。
发现早搏怎么办?方法一:查找原因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部分早搏的病人予预后都是良好的。
方法二:一般不需特殊治疔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景向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早搏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症状严重影向生活或可能引起严重心律紊乱者需要治疗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緩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倍他乐克、异搏定、乙胺碘呋酮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可做射频消鬲蝕冶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方法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着重对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的调整,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应该强调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予预防功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临床发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临床辨治
心律失常一病,以虚证为主,尤以心脏虚弱为主,而肺、脾、肝、肾、气血阴阳之虚,也可影响或加重心脏的亏虚。心律失常总是本虚而标实,一俟外邪、痰、瘀等化去之后,当以扶正补虚为主。
1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证状: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易作,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细弱结代,若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有水肿,动则气短气急,舌淡,脉沉细,则为心阳不振之证。
治疗:补益心气,温通心阳
2心阴亏耗,气阴两亏
证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结代。或兼见气虚证象,舌偏红,但苔薄少而不干。
治疗:滋阴养血,宁心定悸。
3心胆虚弱
证状:心悸,善惊易恐,遇惊则心悸,坐卧不安,少寐多梦,食少,恶闻声响,苔薄,脉细带数或虚弦、结代。
治疗:补心定志,镇惊安神
4痰湿内阻,心血瘀滞
证状:心悸,短气,胸脘痞闷,痰多,食少,眩晕,恶心,渴不欲饮,苔白腻,有饮邪则苔滑腻,脉弦滑结代。如见胸痛时作,胸闷心悸,唇甲青紫,舌质暗或瘀斑,脉涩结代,为有瘀阻之证。
治疗:理气化痰,活血通络
5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证状:情志不畅,胸胁苦满,胸闷,心悸,经行腹痛,经前乳房结块胀痛,烦躁,月经前后心悸加重,苔薄,舌淡红,脉弦。若见面部时有烘热,汗出,怕冷,手足欠温,心烦,易作口舌溃疡等证。
治疗:疏肝理气,养血宁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