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朋友发来消息,“小X,我好像得病了,总觉得心脏有时候会停跳几下,偶尔又咯噔一下那种感觉,累的时候还偶然觉得有点闷,这是什么情况?我给她科普了一下。
早搏是什么情况?
早搏是指心脏的异位起搏点的提早跳动,正是因为提早跳了一下,所以之后会有一个代偿间歇,“等一等”才接着心跳,因此常有心脏“停了一下”的感觉,这样的情况可能偶发或者频发。正常人60%都有发生早搏的可能。劳累,熬夜,紧张,喝浓茶、咖啡、饱食、寒冷刺激等因素可诱发早搏。
严重吗?是不是所有早搏都需要治疗呢?
不一定。
治疗早搏目的很明确,有两个主要的我跟您说说:
一: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有些早搏病人有很严重的不适感、胸闷、心悸、失眠,影响正常生活,这种早搏需要治疗。
二是防治猝死,保护病人生命。
有些病人心功能差,心脏扩大,早搏成对、一串串出现,这些早搏可能诱发心跳骤停,导致病人出现意外,这些早搏需要治疗。
除此之外,如果早搏少、症状轻又是无危害的良性早搏,完全可以不治疗。
如何诊断早搏?做什么检查?
早搏的诊断首先必须依靠心电图。如果自己感觉心跳不齐,怀疑出现了早搏,医院里做常规心电图。不过心电图是即时的,也就是看你当下这分钟的心跳情况。有些人那会儿正好没发早搏,那可能无法抓到。
还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将电极片贴在胸前,一个小小的仪器挂在身上,跟踪你24小时内每一次心跳的情况,也可以不用住院检查,也不影响生活。不仅可以识别到底是哪种早搏(房早/室早/房颤),还可以看24小时里到底有几个早搏及持续时间。
往往室性早搏的症状和数量是相分离的。有的人症状很重,但是24小时跟踪下来,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有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去医院检査却发现上万次的室性早搏。因此,不能依靠症状来确定室性早搏是不是要紧,还是得做检查。
医学上,将超过总心率的1%以上的早搏,称为“频发室性早搏”或者“频发房性早搏”。一天有秒,正常人一天通常有8万~10万次的心跳,所以一般来讲,将~次/24小时以上的早搏,就称为“频发的早搏”,小于次24小时,则称为”偶发早搏”。
早搏有生命危险吗?
通常一般偶发的早搏没有什么危险,不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部分有早搏的人,没有器质性心脏病,通常没什么生命危险,如果数量不是特别多,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如果心悸等症状重,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
不过有一种人要引起高度重视: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得了早搏需要终身服药吗?
不需要。
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又是高危心脏病患者,早搏需要终生服药,当然专科医生会提供评估。如果危险程度不高、症状已经好转,早搏可以停药,有症状时再服药,采用间断用药的方法来控制。
以上是早搏相关的内容,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