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灌阳县新圩镇境内,多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撤离,被反动派伙同当地土豪劣绅,用棕绳捆绑残忍地推下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中,壮烈牺牲。
8月13日,灌阳县委、政府请来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下井勘探,计划将红军烈士遗骸送“回家”。
这口井名叫“酒海井”,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境内。井口直径约2米,井中并不规则,至今还可看到很多巨大的乱石。据当地一名百姓讲,他们曾用一根长约米的绳子,捆绑石头,试探水井深度,“并未探到底,可想而知该井有多深。”
年11月,灌阳县新圩镇境内,多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撤离,被反动派伙同当地土豪劣绅,用棕绳捆绑残忍地推下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中,壮烈牺牲。
也有当地民众说,此井下面连接着一条巨大的暗河,而且该井并不是垂直向下,而是“七拐八弯”。
灌阳县民政局原局长俸顺喜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亲是红军战士。他在现场说,这批牺牲的烈士,是他父亲的战友,隶属于红五师。
当年,该师在撤离时,由于军务紧急,时间仓促,在该县新圩镇下立湾临时战地救护所的多名伤病员,来不及撤离和转移,才被敌人推入井中的。
中国工农红军为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灌阳县委、县政府一直考虑到将境内的红军烈士“送回家”,并陆续建立了新圩阻击战纪念馆和酒海井烈士纪念园。
去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灌阳县新圩镇酒海井烈士纪念园举行迁葬仪式,被“散葬”的6名红军长征烈士遗骸,被迁入其中。
今年,他们再次决定,对酒海井进行勘探,计划将井下的红军烈士遗骸“送回家”。8月13日,他们请来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方面的专家,携带专业装备,下到井中进行勘探,发现井下极其复杂。
其中下井的考古研究员韦军介绍说,他与搭档潜入水下约7米,发现水下能见度很低,其井下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格,巨石是倾斜式向下,且“洞口”被一些建筑垃圾物堵塞大半,正常人很难通过。“必须先清理建筑垃圾,还可往下勘探。”
“这次并未发现红军烈士遗骸。如果将‘洞口’打开,继续往下,可能会有所发现。”韦军说。
尽管当天并未发现红军烈士遗骸,但灌阳县决心把此事做好,做到底。灌阳县县委书记陆桂弟在现场说,灌阳是红军三次经过的地方,是湘江战役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有多名红军将士长眠在灌阳,“今年我们县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如果一旦发现红军烈士遗骸,将举行庄重的迁葬仪式,把烈士们‘送回家’,以此激励后人,不忘初心。”
来源丨今日灌阳陆仕臣
值班总编丨郭学军
值班主任丨唐海波
值班编辑丨赖武慧
南国早报新媒体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