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时间记入社保卡,明年开始全市通存通兑
据市民政局局长王哲介绍,时间银行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念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可以发展互助养老模式、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
据了解,今年4月14日,我市出台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定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明确了时间银行管理机构和服务站点相关标准及管理制度;志愿者、服务对象审核、注册、退出等相关标准规范;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流程及服务标准;时间银行服务项目种类;时间银行服务安全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时间银行服务站点以及时间银行志愿者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目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在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进行试点。明年,将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实现全市通存通兑。”王哲表示,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遵循《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对养老服务的项目、标准、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并明确了奖励的标准。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已有的青岛电子时间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币被记录在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中,同时还记录在志愿者的社保卡上。
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人服务对象人
志愿者可以将自身储存的服务时间赠与他人使用
为加强对时间银行的注册使用、需求发布、时间存储使用、服务评价等流程的便捷管理,我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手机软件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线,广大市民可以在安卓手机应用市场上搜索“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或者扫描宣传页面上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