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过后,母亲病了一场,在医院,出院回家后,家里可热闹起来了,每天来看望母亲的人络绎不绝:叔叔婶子、哥哥嫂子、侄子、外甥、表姐表妹……村里母亲的一些老姐妹也步履蹒跚得提着白砂糖或自家产的蔬菜来看母亲。
(医院合影)
母亲是个热心肠,亲戚朋友,乡亲邻里,只要有求于母亲的,母亲绝不会敷衍,而是竭力相助。
我家隔墙邻居白家兄弟俩父母去世得早,白家老二结婚的时候,兄弟俩已经分开单过,老大新盖了房子,搬出去住了,老院子里就只有老二两口子。
白家老二媳妇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接生婆吓坏了,没了主意,母亲也在场,又着急又害怕,浑身打颤,白家老二却傻乎乎地等着抱儿子(一个年轻小伙子哪里见过这场面,以为生孩子都是这样),母亲做主让父亲找村里的三轮车,医院,否则孩子生不下来,大人也危险了。
大冬天,又是夜里,母亲在三轮车车厢里铺上被子,又安排几个年轻人把产妇抬上车,白家老二两口子被突突的声音带出了村子,母亲则对着天空的月亮祷告起来:“白家的祖先显显灵,保佑母子平安吧。”几天里,母亲天天给白家生火、煨炕,等待消息,直到母子平安归来。
母亲心细手巧,擅长女红。母亲给小孩子做的老虎鞋、小猪鞋、绣花鞋就像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舍不得穿在脚上。母亲绣的牡丹、荷花艳丽茂盛,母亲针下的孔雀、小鹿活泼生动。
(母亲做的小猪鞋子)
除了寒冬时节,我家院子的大门口总是聚着很多人,有路过坐下来歇脚聊天的,有趁红火哄娃娃的,有切磋针线活的,有时候几个邻居年轻媳妇儿席地而坐,围着打扑克牌,消遣农闲的短暂时光。
(母亲做的老虎鞋)
母亲用稻草编了几个垫子,再用旧衣服包裹起来,来人坐在垫子上不潮不渗,天天来串门聊天的几个老太太腿疼,坐下去起身很难,母亲把几个燃放过的烟花壳子用旧布料包裹了,供来人当板凳坐。
(母亲针下的荷花)
每到做晚饭的点儿,大伙会习惯性地摆放好“板凳”、坐垫,散伙回家,第二天早饭后大伙儿又陆陆续续聚在大门口聊天、看孩子、做针线活儿。
(母亲绣的牡丹)
我家门口就像一个小小的集会小广场,村里的大事小干大伙儿一交谈,就四下里传播开了,谁家生了儿子,谁家老人生病了,谁家姑娘要出嫁了,谁家孩子高考榜上有名了……在我回家时,母亲会一一说给我听。
(母亲制作的鞋垫)
我感叹母亲的好记性,网络上都难查到的新闻,母亲会绘声绘色地讲得声情并茂。
母亲是个执着的人,她认准的事总会坚持到底。
年母亲患上了心脏早博,医院治疗外,母亲听说了个偏方:猪心煮着吃,病会不治而愈。为了保证原味,母亲用清水烹饪,只撒少量的盐,可想而知这样的“肉”有多难吃,就是这样的猪心,母亲吃了20多个。
后来母亲又听说生吃鸡肝对治疗心脏早博更有效,母亲将收拾干净的鸡肝用小刀切成小丁,嚼时会恶心呕吐,索性就用凉开水将鸡肝小丁冲咽下去。每次吞咽的不多,余下的就搁在冰箱里冷冻。虽然没有实证说明这个方子能治愈母亲的病,但母亲坚持吃了50多个鸡肝,她说,即使不治病,但至少不种病。
在今年住院期间,母亲也检查了心脏,专家居然说没事,只是血压高,早博现象不碍事了。母亲的执着与坚持驱赶了病魔,也或许是母亲的执着感动了上苍?
(母亲做的荷花鞋垫)
母亲是个极爱生活的人,母亲将她和父亲的小生活打造得普通而有趣。
父亲说话有趣,又会木匠活,母亲是个热心肠,村里来寻父母帮小忙的人不少,安个铁锹把、钉个耙子、修个铲子、借个斧子、用一下锯子……或者找母亲剪个鞋样儿、拓个花样儿、配个花线儿……家里人来人往,热闹红火。
(母亲针下的孔雀)
母亲喜欢出门,喜欢到处看看,父亲恰恰相反,自我成家后,20年了,父亲到我家仅来过4、5次吧。
母亲虽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但她去过很多远处的地方:北京、上海、山西、陕西、内蒙、新疆、四川,每次从远处回来,母亲就讲述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
母亲的记性好,对事、对物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从九寨沟回来后,母亲感叹“终于囫囵身回来了,车走在那路上,我一看车外,底下就是几十丈深的崖,路窄得只能镶下去车轱辘,我想着这次回不去了,司机稍一分神,车就翻沟里了。以后谁家姑娘找对象,不要找四川的,想人不想路,那里的路太难走了。”
受母亲这话的影响,我终没敢去过九寨沟。
去过一趟新疆,母亲告诫子孙:“别嫌弃咱们这个小地方,咱们这地方安全,出门不用害怕随时有提刀拿枪的人,而且旱涝保收,虽然不能一时发财,但过日子没问题,只要人勤快,肯用手刨着吃。”
(母亲和三婶在九寨沟合影)
我们常忽略母亲的难处,母亲却为我们想得周到齐全。
记得那年我老公脖子上出了个疙瘩,医生说不碍事,割了就好了,可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割,因为她听说了好几例因轻易割除而病情恶化的事情,她和父亲去庙里请神灵指点,得一神方:蒲公英用石浆窝(以前用石头雕成的捣食盐、花椒的石臼)捣成糊状,敷在患处。
母亲将这一治法告诉我们,我们也没在意,一天,母亲竟将家里近20斤重的石浆窝背到了楼上我的家里,要知道母亲从家里到车站,下车后从车站到我家都得走好长一段路,她用尼龙袋子背一个石头疙瘩不管不顾就上路了。为这事,我的心里好长时间过意不去。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喜欢积累生活经验,她的生活窍门、偏方不少,如用泡软的木耳取“鸡眼”、用陈醋糟热敷治疗骨质增生、用一种植物的籽熏牙虫、醋泡的花生米治高血压……
尤其熏牙虫最神奇,连牙医都不相信牙里有虫,但母亲用熏的办法确实治好了很多人的牙病,随着口水掉进水碗里的虫子大约3毫米,有的头部呈褐色,有的呈白色,这颜色可能代表它们的年龄吧。二哥的牙齿里居然被熏出来二、三十条这样的小虫子,如果想想这些小虫子在自己的牙齿里安家,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母亲的故事说不完,母亲的恩情道不尽,只要有妈在,我们就还是孩子,我们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作者:高振会
责编:雨霏
作者简介:高振会,陡城人,教师。(照片中是作者和母亲合影)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