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好治也不能说不好治,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我们从头说起!
室性早搏定义
室性早搏也称室性早搏复合征、早发室性搏动、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外收缩,是在多种情况下由心室肌发出冲动。
室性早搏广泛发生于人群中,包括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和有任何类型心脏病的患者,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患病率
室性早搏的患病率与研究人群、检测方法和观察时长直接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于无明确的心脏疾病患者,30-60秒时长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大约为1%。
而采用24小时动态监测则发现高达80%表面上健康的人群存在室性早搏。在正常个体和有基础心脏病的个体中,室性早搏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然而,流行病学研究中患病率估计值不一定准确,因为室性早搏检出能力取决于观察时长。对个体的监测时间越长(如,24小时动态监测),室性早搏被检出的可能性越大。
发生的机制
(1)折返—折返是室性早搏最常见的机制。折返性室性早搏伴有传导延迟和单向阻滞,常见于MI愈合患者或有心肌纤维化(任何病因所致)证据的患者。
(2)自律性增强—异常自律性最可能由电解质异常或急性缺血所致,并且可由儿茶酚胺增强。这些情况会使舒张期跨膜电压下降,导致提前除极。
(3)触发活动—室性早搏常见于发生在浦肯野细胞或心室肌早期或晚期后除极,这类电活动可在许多情况下产生,包括低钾血症、缺血、梗死、心肌病、钙过量和药物毒性(如,地高辛或延长复极或QT间期的药物)。
引起室性早搏常见疾病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急性心梗;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室性早搏;
其他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其他肺部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或性腺异常)均可伴发室性早搏。
尼古丁、酒精、咖啡因或其他刺激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如β-受体激动剂、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或违禁药品(如可卡因和苯丙胺)]都可触发室性早搏。
症状
绝大多数室性早搏患者基本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不能耐受心悸或头晕。室性早搏极少导致真正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体格检查
最典型的体格检查表现是在检查期间因室性早搏所致脉搏不规则。
室性早搏患者的评估
对于疑似室性早搏但未证实的患者,应进行ECG检查,如果有症状,最好是在症状发作时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Holter),以量化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并确定室性早搏是单形性还是多形性;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以评估室性早搏对运动的反应、确定室性早搏的形态、确定运动能否诱发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速,并筛查潜在心肌缺血情况。
只有当该初始评估发现了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显著异常时,才需进一步的检查。
(1)心电图(ECG)—对于任何疑似室性早搏的患者,ECG检查都应作为标准评估的一部分。
(2)动态心电图监测—考虑到室性早搏在大多数患者中的散发性质,评估疑似室性早搏患者时采用24-48小时动态ECG监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可能性。
(3)运动试验—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早搏可在运动时增加,心肌缺血时也会增加。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室性早搏在运动时减少,在随后的恢复期重新出现。
因此,运动试验的效用不仅在于检测缺血,同时还提供一些关于运动期间室性早搏动的额外信息。
治疗
行善堂马宝琳:偶尔有个早搏不需要治,频发早搏还是需要治,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治疗很有效。
早搏的西医治疗有三个“坑”。频发的早搏往往伴随着胸闷心慌,同时焦虑抑郁,先不说能增加死亡率,单纯因为严重影响生活,也应该进行治疗。
但这一治疗,往往会掉进“坑”里。当然了,医院治疗,用生物医学模式治疗,也就是西医治疗。
第一个坑:检查一圈没法治
24小时心电图当然是必须的,但是还有心脏彩超,还可能有冠脉造影,还可能有冠脉CT,检查一圈,告诉你,心脏没大事,不用治!不用治?但是真难受啊!
于是医院,找另一位大专家,做另一圈检查……不过我们负责任的告诉你,说不用治的医生都是负责的好医生。
第二个坑:用了抗心律失常药
倍他乐克、胺碘酮、慢心律、心律平……这些药有效没效呢?还是有效。对什么有效?对早搏有效!有效为什么还是个坑呢?
因为,虽然有效,但一停药还发作,你得一直吃;
因为,有效是对早搏有效,但这些药都同时能够导致你发生其他心律失常,这叫做“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因为,有效是对早搏有效,但很多能增加死亡率,也就是早搏没了,人麻烦了;
因为,这些药都不能停药,一停药就复发!复发不算什么,复发是正常,一停药就反跳!比原来还重;
因为,都有副作用,如:倍他乐克影响男性性功能,胺碘酮可导致肺纤维化(很严重的一个病)。这些都是公开公认的,大家可以网上查一下。
所以,不但是坑,还是坑连坑,连环坑。
我们行善堂治过的患者中,有一天吃21片心律平的,有一天吃毫克倍他乐克的,我们治的效果是好,但是他原来吃的药太多,我们不能马上给他停药,增加了麻烦,虽然最后都治好了,但让我们的专家很烦。
上述都是医学界公认的,公开发表的。所以说,对你说你不用治的医生都是负责的好医生。
第三个坑:射频
早搏不能做射频(理论上室早可以做射频,但由于效果不好,必要性不高,医院并不推荐)。但还有绝少数,放眼全国,还真有给早搏患者做射频的。
做了就做了吧,反正手术风险不大,痛苦不大,不就是花点钱吗,为什么是个坑呢?
因为,早搏是有一个点异常兴奋,按捺不住提前放了电,你把这个点打掉,不定什么时候旁边又出了一个点,或者两个点,玩过打地鼠游戏的应该很好理解。
(打地鼠游戏)
中医里把早搏叫“脉结代”,就是脉搏不齐,是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也就是“心慌、心里乱跳不踏实、外加脉搏不齐”,有很多名医治这个病,也有很多经验。分型复杂,此不赘述。
参考文献: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病》连载(13)早搏是怎么回事?(点击标题可继续阅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