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心电监测服务是对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
该监测服务平台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健康保健、医疗的科学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通过维护健康、降低风险状态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通过就医服务的安排,尽快地恢复健康。
年5月25日,在我院副院长攸翔的支持及桥接下,老年病科及心内科率先启用远程心电监测系统。
该系统是全地域12导动态心电实时“直播”技术、24小时实时监护平台,围绕协同急救体系、心电检测/监测体系、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体系、术后康复体系的建设,为住院患者及院外社会人群提供以心电数据筛查、分析以多参数医疗数据监测、预警为核心业务的医疗数据监测与检测分析。
动态心电监护仪远程心电监测平台
?12导联同步采集同步异地实时监测,可实现异常
动态心电检测主流标准心律的分析与预警
?4G/WIFI通讯技术对监测的心电数据、血压数据进
实时连续异地监测进行分析并提供分析报告
SOS一键主动求助针对平台的日常管理,如患者信
?同步多蓝牙通道息、患者数据、设备等
多种数据发送模式
临床应用:
?诊断与心律失常相关的各种疾病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检出心律失常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测定HRV(心率变异性)
?评估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诊断难捕性心律失常
?评估起搏器和ICD功能
?监测心肌缺血
可以增加高危疾病的实时检出率,在心脏类疾病猝死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持24-72小时连续数据监测和实时传输,院内外皆可使用,不受地域限制。
智能监护终端是现有监护仪体积更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不影响病人下床上厕所等活动,同时4G信号覆盖的区域均可实时监护。
远程监测中心云平台特聘专家团队
葛均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心血管病学专家。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霍勇教授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第一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介入治疗。
郭继鸿教授医院心脏电生理室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网首席顾问等等。
卢喜烈教授现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导师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学的主要创立者,医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等等。
医院动态心电图室主任尹彦琳教授
从事心电学专业40余年,对复杂心律失常和疑难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与了多项心血管病的科研工作及多中心的科研项目。现任中国心电学会心电散点图学组委员、心脏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动态心电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常务委员。平台监护判读医师团队
团队承担着心电数据的实时监护与常规、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的预分析服务,发现危急值可及时向患者或医疗机构进行电话预警,并可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院前发病的早期诊断依据,院内心电数据的实时监测,院外术后康复的跟踪回访等专业服务。
通过大数据处理提升自动运算实现危急报警
?1在原有心电图形基础上ST段抬高0.1mv或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0.1mv
?2长RR间期≥2.8秒
?3心室率40次/分或次/分(连续4个波形以上)
?4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心搏数4个)
?5心室扑动、颤动
?6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次/分
?7QT间期明显延长0.47秒、短于0.33秒伴有室性早搏
?8QRS波群在基本心率的原基础上增宽至0.12秒,继而逐渐增宽
?9频发室早时出现RONT现象
远程心电项目—监测屏显示
患者在院内
欢迎前来咨询
联系我们:医院老年病科08
老年病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