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心脏偶尔ldquo咯噔rdquo

  心脏突然咯噔一下,一般见于心脏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既可见于心脏疾病的患者,也可见于健康人。在医学上,早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01

生理性早搏

  生理性早搏是指心脏结构功能正常,由于某些诱发因素多引起的早搏,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此外,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电解质紊乱等因素也会诱发早搏。这类早搏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影响,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后,早搏也会消失。

02

病理性早搏 

  病理性早搏是指由于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早搏,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病理性早搏只要及时接受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合并有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从而诱发恶性心率失常。

  早搏患者可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会感觉胸口有落空感,或者感觉心脏跳到咽喉部的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而是在体检中发现。如果经常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检查,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结构、功能有无异常;明确诊断心脏疾病的类型。   2、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24h的心脏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观察早搏的数量、性质,了解早搏的特点、规律等。   3、平板运动负荷实验:可以评估早搏对运动的反应,明确早搏的形态,判断运动是否会诱发房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以及筛查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肌缺血。   如果诊断为良性早搏,这类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积极消除诱因即可。如果是病理性早搏,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是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引起的,这类患者就应注意控制血压,积极治疗,避免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不管是良性早搏还是病理性早搏,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我们都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或减少早搏的发生。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戒烟戒酒,尽量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3、保持情绪平稳,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   4、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进行锻炼,如快走、打太极拳等,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篮球等。

  4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4~6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最好嚼碎)15粒速效医院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fszb/7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