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收到一位病友和一位心内专家对话的截图。想必看到这段对话,你我一样都会感觉很震惊!毕竟这解答的可是一位心内专家。
注意,这可是一位专家的解答
说实话,如果我们心态不好
这段对话很容易颠覆我们的健康观!
既然是心内专家说的话
那必定会有它的道理
但,难道所有的心律失常问题都是这样?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
我们先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地球。
所谓日夜交替,四季更迭,潮起潮落,这些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
可你是否想过,在这极其平凡的自然交替之下,候鸟迁徙、动物冬眠、春雷蚕动,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息规律?人作为一个生物物种,是这个律动世界中的一部分,同样也被自然或基因中隐藏的规律所驱使,可以说,规律性的交替节奏是固化在我们体内的摩斯密码,是我们的天性。
所以跟随自然的节奏,会让我们活得更舒畅更省力。这就叫做“顺其自然”。相反,违背自然的脉动去生活作息,这就叫做“逆天而行”。小则疲劳,萎靡,焦躁,易怒,大则引发器官病变,精神的问题。
因此,适当的运动是必须的,这也是我们恢复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是心律失常达到痊愈的很重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思路不是我在空谈,而是古人从古流传至今的。有人说中医养生是伪科学,太虚了,运动和心律失常的恢复无关。
那么好,大家就逆之而行试试,长期缺乏运动的就持续坚持在家躺着;心肺功能差的就持续坚持在家躺着;容易感冒的、体质差的就持续坚持在家躺着。形成真正的“三躺原则”。
我们再看看部分战友对首图的对话评论吧。
显然,到底要不要坚持“三躺”原则我们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当然,我今天发这个帖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抨击,更多是为了解决大家疑惑的。
好了,我们回归正题
“为何有的病友运动后反而加重呢?
01进行不合理、不科学的运动就是在耗费气血
我们知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比如:游泳、慢跑、自行车等。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比如一些健身房的器械训练,俯卧撑,短跑、拔河等。
有氧和无氧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且为了强壮肌肉、健美体型的,可以适当进行无氧运动。而对于我们心律失常的病友,当然选择无氧,因为超越自己耐受极限的无氧对自己来说就是在耗费气血。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身体耐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只要超过了你身体的耐受极限,自己就会发生不适。甚至我们看到nba一些职业运动员在比赛中如果体力消耗太多依然会出现抽筋、心律失常的情况。
所以我们在运动时尽量不要超过自己的耐受能力。那么什么点才是自己的耐受点呢?其实寻找起来很简单,就是该程度的运动令你微微出汗,身体温暖了,如果你再加强运动强度就可能有一些不舒服了,那这个点就是自己的耐受点。
02早搏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的小精灵,是有脾气的。好好的和自家的小精灵进行磨合,你的恢复期将会过渡得无比顺畅。
有的早搏,你运动后他加重,有的早搏你运动后减轻,有的早搏这段时间运动后好转,而过段时间运动后又加重了。(曾经的我属于第三种情况,很明显我家的早搏是一个“情绪多变”的精灵)。因此,我们在恢复时一定要了解自己家的那只早搏是什么性格的。
Ⅰ型:(运动后加重型)
这样的情况当然以休息为主,适当的逐渐增加运动。在运动时,需要以更舒缓、更放松的状态进行,发现不适及时休息,建议从家里开始。
Ⅱ型:(运动后好转型)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绝对卧床,需要适当运动,在采取恢复计划时,给自己几天的时间了解自身的耐受极限,摸清了自己的耐受,以后运动就根据这个标准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前后需要做一些简单热身,如:拉伸、散步等。
Ⅲ型:(情绪多变型)
这样的情况表面上比较棘手,实际上也很容易解决。当自己运动后它加重时,就用解决Ⅰ型的方式去解决,当自己运动它好转时,那就以Ⅱ型的方式去解决。好好的和自家的小精灵进行磨合,你的恢复期将会过渡得无比顺畅。当身体给你的反馈是运动强度大了,你就减轻运动强度,感觉很舒适那就应坚持继续……这个行为就叫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
能真正和自己身体对话并及时采取措施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圣”、“大贤”。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最后以一批捷报压轴,祝大家早日痊愈。
了凡无心痊愈路上,你我一起努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