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院心脏中心
成功完成在心腔内超声(ICE)的指导下
复杂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
案例介绍
该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性早搏次/24小时(图一),医生认为具有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手术指征,患者同意手术治疗。然而,临床心电图提示,此类室性早搏并非常见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图二),有文献报道在所有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中,起源右室间隔发生率不到3%,实属罕见!
图一:动态心电图检查:
频发室性早搏次/24小时
图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
频发室性早搏
术前,全科讨论时发现该患者室早部位比较特殊,经过与多家上海和北京专家会诊,均考虑为右室调节束来源室早。这个部位室早非常少见,并且由于调节束位置特殊,导管极难稳定贴靠,需要心腔内超声支持才有可能成功。在经过充分准备后,于9月25日上午9点,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
在科主任张孝忠教授的带领下,心内科运用心腔内超声(ICE)技术,在三维电生理下构建右心室模型,精准指导消融部位。术中进行激动电位标测发现,预估的调节束部位室早激动并不提前,最后在右室后间隔部位标测出最早激动点。手术全程绿色零射线,精准找到室早起源点,经过约2小时,成功完成右室后间隔室早的射频消融,术中即刻早搏消失;给予药物激发后,观察30分钟未见早搏复发。术后,患者平躺6小时后下床活动,隔日后出院。
图三:心腔内超声指导下三维电生理建模室早消融靶点图
关于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
在复杂心律失常患者的消融治疗中应用心腔内超声技术,能够直观地看到心脏里面的结构,精确定位消融导管的位置,因此可以提高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及时监测消融术中不良并发症的情况,而且该技术大大减少X线的使用,减轻辐射对患者的伤害,对孕龄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有极大的益处。
医院心内科开展的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为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
医院心脏中心心脏中心是高新区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普通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功能室。拥有大型DSA、道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美国GE公司心脏运动平板系统、日本AND动态血压系统、动态心电系统、有创心功能监护仪等高端设备。
现有医生1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学科带头人张孝忠教授原系军医院(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治,已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余例,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心脏介入治疗为学科特色,尤其是以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为特色技术,与传统操作比较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病人感觉舒适等特点。开展房颤射频消融、左束支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等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
科室专家
张孝忠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朱正芳心脏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张伟国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李科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许明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