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心室早搏
早博治疗
心房早搏
窦性早搏
偶发早搏
房室早搏

室性早搏室房传导多变的RP间期

图1图2

图3

心电图分析:

图2是图1被标记后的图,图3是图2的截图。

R1、2、4、6-8、10、12中P波规律出现,在I、II、III、aVF及胸导联直立向上,avR倒置,提示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律。

R3、5、9、11宽大畸形,提前出现,其前、后无相关P波,伴代偿间歇,是室性早搏。

R3、5、9、11后可见P波(红色标记P3、5、9、11),RP′间期不定,P在I、III、avL直立,在V1、2,和窦性P极性一致。根据P的形态和出现的时间(P波与前后面窦P的PP间距=窦性PP间距),可以考虑是窦性P波,而非室房传导。

ST段:I、II、III、avF、V5、6下移0.05mv,avR抬

高0.05mv。

T波:II、III、avF、avR、V4-6低平。

I、avL倒置。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3,ST-T改变。

相关知识点:

一、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

(一)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二)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

房性早搏: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

室性早搏: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三)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

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作者陈腾飞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bof.com/dxzb/7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