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赔有很多种情况,
不合理的拒赔我们可以申诉,可以起诉。
但是合理的拒赔,
我们就应该去接受,
还应该提前去学习,了解,
帮助客户规避,
保险经纪人应具备这种专业能力,
作为保险公司的客户,
更多的了解只会有利无害。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们明亚发生过的一些保险拒赔实例。
01案例一客户投保后1年由于心脏不舒服去某医就诊,
在递交理赔资料的时候遭到了拒赔付。
原因是门诊记录上主诉为:
频发室早几年
(医生问诊时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描述)
这样的就诊记录就意味着几年前就有频发室性早搏的病症,
属于既往症是除外责任,
又属于健康状况没有如实告知。
拒赔是理所应当的。
客户和经纪人反馈根本就没和医生这样说过,
而且之前这个心脏早搏的病也确实没有,
在和经纪人沟通后,
建议找医生修改就诊记录。
好在有投保之前的有心电图和彩超,
都是健康的,没问题的,
有了这个有力证据,
医生顺利地修改了就诊记录,
最终保险公司给予赔付。
多亏有了之前正常的心电图和彩超,不然修改就诊记录或者是病历是很难的。
案例思考:就诊记录是理赔的重要依据,向医生描述病情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医生真的会有误写的情况,要注意医生是咋写的。想想医生巨大的工作量,写错也是情理之中。
02案例二客户因胸闷心悸一周,外加肚子胀,医院检查。
去医院检查,
结果住院了2天,
检查了N多项目,
光检查费就花了万多。
保险公司赔了,
很多费用拒绝赔付。
做点检查怎么会花这么多钱?
这个客户不是做了一点检查,
而是做了一个超全面的体检,
和病情不太相关的检查费自然是不能报销的,
保险公司拒赔合情合理。
案例思考:
医疗险报销的时候有一个规则:
必须是合理且必需的费用
来看看保险的解释:
:指符合通常惯例且属于医疗必需。符合通常惯例指被保险人接受的医疗服务满足以下条件:
1.该服务是为了满足医疗需要且符合治疗当地的通行治疗规范、采用了治疗当地的通行治疗方法;
2.医疗费用没有超过治疗当地对类似情形治疗的常规费用,类似情形是指在同一地区、对相同性别、近似年龄的人所患的同类疾病或身体伤害实施的类似治疗或服务。
像上述的案例就算是不具备医疗专业的普通人也能判断这么多的检查肯定是不合理。
0案例三这也是一个因为不合理且不必要而拒赔的案例。
可以看到图中的病情描述:
客户的身体没有任何实际上的不适症状,
单纯的就是想做一个胃肠肿瘤筛查,
然后就住院了。
假如你是保险公司,
这个费用愿意报销吗?
04案例四年7月,客户因头痛就诊,被诊断为神经根性疾病,枕寰枢椎。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
客户在年8月,
曾有过颈椎病的就诊记录。
结果就是拒赔了。
颈椎病或腰椎病是引起神经根性疾病重要原因。
所以保险公司拒赔是合理的。
案例思考:
既往症属于除外责任(不论健康告知问到还是没问到)。
通常腰椎疾病属于除外责任,不在保障范围。
指在保险人对其保险责任生效前被保险人已就此接受诊断、医学咨询或者治疗,或者服用药物,或者显现症状的疾病或者损伤。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何情形:
(一)本合同生效前,医生已有明确诊断,长期治疗未间断;
(二)本合同生效前,医生已有明确诊断,治疗后症状未完全消失,有间断用药情况;
(三)本合同生效前,未经医生诊断和治疗,但症状或者体征明显且持续存在,以普通人医学常识应当知晓。
保险公司调查既往病史的方法:
(1)医院就医记录
(2)体检记录
()医保卡记录
(4)保险公司共享数据
(5)走访调查
05案例五客户购买医疗险不久就申请了理赔,原因是关节痛,反复发烧,白细胞减少。
保险公司调查发现,
客户在购买这份保险前就已经持续出现了这些问题,
并且有医保卡外借的情况(保险公司非常忌讳这种情况,认为是不诚信的表现)。
属于既往症又属于故意不如实告知,
做出了拒赔并不退还保险费的处理。
属于合理拒赔。
案例思考:
这是很典型的带病投保,
未如实告知。
如实告知体现的是保险双方的诚信原则,
我也会经常提到,
就不再赘述。
06案例六这个客户买完保险后不到0医院看病了,被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
其实从病情描述可以看到:
声音嘶哑已经有8个月了,
近个月已经加重。
保险公司以未过等待期为由拒绝赔付。
退一步说,
就算是过了0天的等待期,
这样的病情描述的也是不能赔付的,
明显是在买保险前就有了症状。
案例思考:
保险公司设置等待期就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在等待期确诊或者在等待期检查过了等待期确诊的疾病都是不赔的。尽量在等待期过后再进行就诊或者检查。
另外有几个不能赔付的常见情况:
结尾这些案例就像是错误使用保险的示范说明,
作为经纪人必须要掌握,
作为客户多了解总有好处。
◇我是老初,两个娃的爹。
对世事和人情有种与生俱来的迟钝。
我希望我是两个娃心中亲爱的呆爹。?
◇我是郑州明亚保险经纪人。
我希望我是小伙伴们信赖的,专业的老初。
?有保险方面的需求或是问题,欢迎咨询一起探讨
保险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很多人对保险极不信任,尤其是对卖保险的人,有的是受别人影响,有的是亲身经历。
其实在这中间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保险不容易弄明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作为一个专职的保险经纪人,要经常去看保险合同条款,是非常耗费精力的一项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又怎能轻易理解和搞懂。
一方面,由于不善于表达和展现,希望通过在